浮云蔽亭午,白日成萧森。
馀凉入坐隅,萧洒散烦襟。
孟夏爱吾屋,秀木成佳阴。
众果颇已成,永日鸣山禽。
杖履时亦到,逍遥忘滞淫。
举头天雨霁,落日低遥岑。

这首诗描绘了东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在园中的心情。

首句“浮云蔽亭午”,描述了天空中的浮云遮住了阳光,使得亭子显得昏暗。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画面,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接下来的诗句“白日成萧森”,描绘了太阳被遮蔽后的景象,使得整个天地显得幽暗、肃穆。这里使用了“萧森”这个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受。

第三句“馀凉入坐隅”,描绘了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使人感到舒适。这句诗通过对微风、余凉的描述,展现了园中景色的宜人之处。

第四句“萧洒散烦襟”,描绘了微风吹过,让人感到舒畅,烦恼也随之消散。这句诗通过描绘微风的作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接下来两句“孟夏爱吾屋,秀木成佳阴”,描述了夏天的到来,使得屋前的树木变得更加茂盛,为人们提供了阴凉。这里的“佳阴”指的是美好的阴凉之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五句“众果颇已成”,描绘了园中各种水果已经成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句诗通过对水果成熟的景象进行描绘,展现了园中生机勃勃的面貌。

第六句“永日鸣山禽”,描述了山鸟在园中欢快地唱歌,为人们带来了欢乐。这句诗通过对山鸟唱歌的描绘,表现了园中自然和谐的氛围。

第七句“杖履时亦到”,描述了诗人经常来到园中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美丽。这句诗通过对诗人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园中的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逍遥忘滞淫,举头天雨霁”,描绘了诗人在园中畅游时的轻松自在,以及抬头看到天色晴朗的景象。这里使用了“逍遥”来描述诗人的状态,表示他在园中畅游时的心情愉快;而“举头天雨霁”则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使景色更加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园中的美好与和谐。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