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雩感贤游,嘉节偶乘兴。
人稀好鸟语,麦秀春野静。
澄波漾清洛,游子渡明镜。
南山夜来雨,云日淡相应。
解鞍憩高柳,览物动新咏。
优游徒侣喜,丰熟蔬果盛。
官闲省文檄,俗古少喧竞。
乘闲辄独游,兹焉乐吾性。
上巳日洛岸独游寄陈永宁
风雩感贤游,嘉节偶乘兴。
人稀好鸟语,麦秀春野静。
澄波漾清洛,游子渡明镜。
南山夜来雨,云日淡相应。
解鞍憩高柳,览物动新咏。
优游徒侣喜,丰熟蔬果盛。
官闲省文檄,俗古少喧竞。
乘闲辄独游,兹焉乐吾性。
注释:
上巳日:古代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上已节,是古人举行祓禊仪式的日子。
风雩(yú):古代在水边举行的祭祀活动,用鼓风以祭神。
感贤游:感慨贤人的出游。
嘉节:美好的节日。
偶乘兴:偶然兴起。
人稀:人迹稀少。
好鸟语:好鸟儿的鸣叫。
麦秀:麦子成熟时的景象。
澄波漾清洛:清澈的水波荡漾在洛阳城外。
游子:指我,一个在外游历的人。
南山:洛阳附近的一座山。
云日:云和日光。
淡相应:云和日影相互映衬。
解鞍:卸下马鞍。
憩:休息。
览物动新咏:观赏景物后有所感悟而作诗。
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
徒侣:同伴和朋友。
省:查阅。
文檄:公文、命令。
乘闲:趁着闲暇。
兹焉:这里。
乐吾性:乐于自己的本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上巳日独自游览洛阳郊外时的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田野、夜晚的雨景以及自己的感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体现了他追求自然和谐、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