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转层崖,步踏落叶响。
森森夹路竹,矗矗羽林仗。
精庐隐深坞,门启台殿敞。
累累霜果悬,落落寒木壮。
房深灯火暖,纵饮颇酣畅。
山寒夜已深,岭白月微上。
天明寺南去,幽路隘而昉。
林分径忽断,浅涧阔逾丈。
崩奔被涧石,大小非一状。
丸丸列囷廪,落落排瓮盎。
鸣泉走石罅,联络弄清涨。
喧颓竞飞漱,派泻或平漾。
群行命朋俦,困息植吾杖。
沿松见奇鼠,石蟹侑朝饷。
深行耳目静,挤险谁复让。
寒联老木阴,暖值丹崖旷。
秋晖堕平野,暮鸟啼青嶂。
徜徉未知返,欲去意先怆。
膏粱与薇蕨,美恶随所尚。
当其两自得,厌满绝馀望。
乃知山林乐,岂为隐者妄。
况吾不事事,枯槁理则当。
遑遑施仁义,此固圣贤量。
我自沮溺徒,疏顽安可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游白马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注释与译文
- “秋林转层崖”:秋天的树林中转过层层岩石。
- “步踏落叶响”:踩在落叶上发出声响。
- “森森夹路竹”:路两旁长满了竹子,茂密而高耸。
- “矗矗羽林仗”:矗立着如羽毛般密集的仪仗队。
- “精庐隐深坞”:精致的小楼隐藏在深山之中。
- “门启台殿敞”:门前的台殿敞开了。
- “累累霜果悬”:挂着晶莹的霜果。
- “落落寒木壮”:树木虽然寒冷但依然高大挺拔。
- “房深灯火暖”:房间深处灯火通明,温暖如春。
- “纵饮颇酣畅”:尽情地饮酒非常尽兴。
- “山寒夜已深”:山中因寒冷而入夜已深。
- “岭白月微上”:山脊上的月光开始明亮。
- “天明寺南去”:天亮后寺庙向南走。
- “幽路隘而昉”:幽深的小道狭窄而且曲折。
- “林分径忽断”:树林中的道路突然中断。
- “浅涧阔逾丈”:浅水沟壑宽达一丈。
- “崩奔被涧石”:水流冲刷着山涧的石头。
- “丸丸列囷廪”:圆滚滚堆积如仓库。
- “落落排瓮盎”:散落在地上像是排列成一排的瓦罐。
- “鸣泉走石罅”:泉水在石头缝隙中流淌。
- “喧颓竞飞漱”:喧哗的水声竞相飞泻。
- “派泻或平漾”:水流有的平缓、有的地方翻腾。
- “群行命朋俦”:众人同行,相互命令同伴。
- “困息植吾杖”:休息时靠在我手杖旁。
- “沿松见奇鼠”:沿着松树看到一只稀奇的老鼠。
- “石蟹侑朝饷”:石头上好像有螃蟹在送早餐(这里用“石蟹侑朝饷”形容石上的纹理像螃蟹)。
- “深行耳目静”:走在山林深处,耳朵和眼睛都感到宁静。
- “挤险谁复让”:在这样的险境,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勇敢。
- “寒联老木阴”:寒冷的天气下,老树的阴影连在一起。
- “暖值丹崖旷”: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广阔的红岩崖上。
- “秋晖堕平野”:秋天的阳光照在平坦的田野上。
- “暮鸟啼青嶂”:傍晚时分,鸟儿在青翠的山嶂间啼叫。
- “徜徉未知返”:漫步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原地。
- “欲去意先怆”:想要离开,心中却已经感到悲伤。
- “膏粱与薇蕨”:美食与蔬菜,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 “当其两自得”:当他们各自满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 “厌满绝馀望”:满足于当前的生活,不再追求其他的愿望。
- “乃知山林乐,岂为隐者妄”:才知道隐居山林的乐趣,并非是为了追求虚名。
- “况吾不事事,枯槁理则当”:何况我不追求世俗的事情,保持自然的状态才是正确的选择。
- “遑遑施仁义,此固圣贤量”:忙碌地施行仁义,这是圣人贤人的行为准则。
- “我自沮溺徒,疏顽安可强”:我自己就是孔子的学生颜回和曾参的门徒,虽愚鲁却不可强求改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季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林环境。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形象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自然世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于社会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整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田园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