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趋阳翟,驱马登高岗。
群山拱西都,回首瞰许昌。
原田秀且润,烟水远分行。
荒冢卧石兽,古祠摧画墙。
我行日已远,风物非故乡。
随俗强饮食,所求肢体强。
儿生事弧矢,有志行四方。
秣马访前古,吾将问兴亡。
【注释】
阳翟:古县名,在今河南省禹州市。
驱马登高岗:驱马登上高处。
群山拱西都:群山环绕着洛阳城。
回首瞰许昌:回头望着许昌城。
原田秀且润:肥沃的原野。
烟水远分行:烟雾迷蒙的河流和水道。
荒冢卧石兽,古祠摧画墙:空无一人的坟墓,倒塌的祠堂。
我行日已远,风物非故乡:旅途一天天过去,风光景物不是故乡了。
随俗强饮食,所求肢体强:勉强随顺世俗,追求强健的身体。
儿生事弧矢,有志行四方:儿子长大之后要射箭,立志去四方闯荡。
秣马访前古,吾将问兴亡:喂饱马匹,去拜访历史遗迹,询问国家兴亡。
【赏析】
此诗写于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119年-1125年)。当时诗人任太学教授,从汴京(今河南开封)到洛阳,途经阳翟(今河南禹州)时所作。全诗分四部分,前四句写自己赴洛阳途中的心情及沿途景色;后四句写自己在洛阳的生活情况和对国家的忧虑。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四句写自己赴洛阳途中的心情及沿途景色。首二句写自己赴洛阳途中的心情。“客行趋阳翟”,点出自己此行的目的。“驱马登高岗”,写出了自己的行动。这两句中,“驱马”二字,不仅写出自己的行动,而且写出了自己急于赶路的心情。“群山拱西都”,“回头瞰许昌”,则写出了自己到达洛阳的所见。“阳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县城,诗人在此作客,所以用“趋阳翟”来形容自己急于前往的心情,用“登高岗”来写自己急于到达洛阳的心情。三、四两句是说:“回首瞰许昌”,是说回头看看许昌城。“原田秀且润”,是说原野上庄稼长得好。“烟水远分行”,是说远处的河流、水道雾气蒙蒙的。
后四句写自己在洛阳的生活情况。“荒冢卧石兽,古祠摧画墙。”这是说自己来到洛阳后的所见。“荒冢”,是指无人祭祀的坟墓。“卧石兽”,是说这些坟墓里没有人,只有石兽躺在里边。“古祠”,是指古代的祭祠。“摧画墙”,是说这些古代的祭祠已经毁坏了。这两句中,“荒冢”、“石兽”,都是作者所见;而“古祠摧画墙”则是作者的想象之词。这两句中,“卧”字和“摧”字都写出了作者看到的景象。“我行日已远”,是说自己已经到了洛阳很久了。“风物非故乡”,是说洛阳的风光景物都不是故乡了。这两句中,“日已远”,是指时间过得很快;“风物非故乡”,是说自己对洛阳的风物已不再感到亲切了。这两句中,“日已远”是时间过得很快的意思,“风物非故乡”是说洛阳的风物已不再亲切了的意思。
后四句写自己在洛阳的生活情况。“随俗强饮食,所求肢体强”,是说自己为了强身健体,随便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挑食;同时还要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强饮食”,是说随便吃一些食物;“所求肢体强”是说要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强饮食”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强饮食”是说自己随便吃什么就吃什么;“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这两句中,“随俗”是说自己随便吃一些食物;“强肢体”是说自己锻炼身体,使自己强壮。最后两句写自己为国担忧。“儿生事弧矢,有志行四方。”“儿生事弧矢”,是指儿子长大后要学习射箭的技术,以备将来为国家服务。“有志行四方”,是指儿子有远大的志向,要到四方去闯荡。这两句是作者对儿子的期望之辞。“秣马访前古,吾将问兴亡。”“秣马”是喂马的意思;“访前古”是指拜访历史遗迹;“问兴亡”是指询问国家的兴废存亡。这三句中,“秣马”是说自己准备出门旅行;“访前古”是说要去拜访历史上的重要遗迹;“问兴亡”是说要去询问国家的兴废存亡。
这首诗共八句二十四字,前六句写景叙事,后两句写自己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感情深沉,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