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见已如摩勒果,佛求休待钵昙花。
万缘毕竟归空劫,举世徒劳算海沙。
除幻已超白骨观,修真闲运紫河车。
时人欲识归投处,无尽光中是我家。

诗句

天见已如摩勒果,佛求休待钵昙花。
万缘毕竟归空劫,举世徒劳算海沙。
除幻已超白骨观,修真闲运紫河车。
时人欲识归投处,无尽光中是我家。

译文:

在天空中显现如同摩勒果,佛陀追求的只是钵昙花。
所有的缘分最终都将归于虚空的劫数,世人徒劳地计算着如同海水中的砂粒。
超越虚幻的境界已经到达白骨观,修炼身心则可以运转紫色的河车。
世人若想要认识归宿之地,那便是无尽的光亮之中。

注释:

  • 天见已如摩勒果:天空中的显现如同摩勒果,比喻某种神秘的存在或者境界。
  • 佛求休待钵昙花:佛陀追求的只是钵昙花,这里的“钵昙花”可能是指一种修行的果实,比喻修行的目标或者成果。
  • 万缘毕竟归空劫:所有的缘分最终都将归于虚空的劫数,这里的“劫”指的是佛教中的一段时间周期,暗示一切事物都有其生命周期和变化。
  • 举世徒劳算海沙:世人徒劳地计算着如同海水中的砂粒,意味着世间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不值得过分追求或争论。
  • 除幻已超白骨观:超越虚幻的境界已经到达白骨观,这里的“白骨观”可能是指一种修行的状态,象征着超越世俗纷扰的精神境界。
  • 修真闲运紫河车:修炼身心则可以运转紫色的河车,这里的“紫河车”可能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或者象征,代表着修行者内心的修为和力量。
  • 时人欲识归投处:世人若想要认识归宿之地,那便是无尽的光亮之中,这句话表达了对于真正的归宿或真理的追求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宇宙、人生和修行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引发读者对生命、宇宙和修行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真理和归宿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充满了哲理和智慧,给人以深深的启发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