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荦确倦征行,溪畔逢梅照眼明。
枝袅霜天寒日薄,影沉碧涧晚流清。
最怜雪后开来瘦,可忍风前落去轻。
却悔折归无可赠,旧游千里但凝情。
【诗句释义及译文】溪边梅花初开放时,荒凉的山峦间行走疲惫。在溪畔遇到盛开的梅花,明亮如照人双眼。
树枝在霜天寒日下显得更加修长,影子沉在碧涧的晚流中清澈。
最令人怜爱的是雪后梅花依然开得瘦弱,可忍受风前花瓣飘落轻飘而去。
却后悔折花赠人没有合适的礼物,旧游之地千里之外只能凝望远思。
【注释与赏析】
- 溪梅初放:指梅花在溪边第一次开放的景象。
- 荒山荦确:形容山路崎岖不平,行路艰难。
- 溪畔逢梅照眼明:在溪边遇到了盛开的梅花,明亮如同照入眼睛。
- 枝袅霜天寒日薄:梅花的树枝在霜冻的天空和寒冷的日子里显得更为柔长。
- 影沉碧涧晚流清:梅花的影子沉静地落在绿涧之上,晚流的水清澈透明。
- 最怜雪后开来瘦:最让人怜惜的是梅花在雪后的瘦弱状态,仍保持美丽。
- 可忍风前落去轻:尽管可以忍受风吹,但看到花瓣轻轻飘落仍然难以承受。
- 却悔折归无可赠:却后悔当初折花赠人却没有合适的礼物。
- 旧游千里但凝情:旧时的游赏之处遥远千里,只能在心中思念。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梅花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在荒凉山路上首次开放的景象,展现了其坚强不屈的品质。诗中的“溪畔逢梅照眼明”生动描绘了梅花明亮如镜的美丽景象,而“枝袅霜天寒日薄”则表现了梅花在寒冷天气下的坚韧与优雅。最后一句“却悔折归无可赠”,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及时表达心意的遗憾。整体上,这首诗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