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岁客闽岭,满目皆黄茅。
而今居魏塘,白水漫平皋。
举头无所见,惟闻风怒号。
我身如枯蘖,雨露自相辽。
又如在寒谷,终岁雪霜骄。
四顾万物春,悽然不自聊。
复思毕竟空,更使心陶陶。
酿酒尝苦薄,种花尝苦雕。
酒乃乱性具,花为眩目妖。
弃置不复近,树竹延清飙。
况有手植松,雨夜能萧萧。
瞑目存黄庭,屏居非慕高。
所愿侣松竹,迟以延松乔。

【注】1.魏塘:古地名,今属浙江省嘉兴市。2.黄茅:指闽岭地区的黄茅草。3.白水漫平皋:指魏塘一带的江水泛滥成灾。4.枯蘖:枯死的树枝。5.寒谷:冷清、荒凉的地方。6.悽然:凄切的样子。7.陶陶:形容心情愉快。8.酒乃乱性具,花为眩目妖:酒是让人心性迷失的东西,花是让人眼睛迷惑的妖物。9.黄庭:道家修炼之地。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诗人在魏塘任职期间所作。诗中以松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玩所植松竹有作
往岁客闽岭,满目皆黄茅。
而今居魏塘,白水漫平皋。
举头无所见,惟闻风怒号。
我身如枯蘖,雨露自相辽。
又如在寒谷,终岁雪霜骄。
四顾万物春,悽然不自聊。

首句“往岁客闽岭,满目皆黄茅。”回顾了诗人过去的生活环境,闽岭地区一片荒凉,只有黄茅草生长着。这反映了诗人曾经身处恶劣的环境,与大自然为伴。

次句“而今居魏塘,白水漫平皋。”则转换到魏塘的情景,那里的江水泛滥成灾,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扰。这里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况的不满。

接下来四句“举头无所见,惟闻风怒号。我身如枯蘖,雨露自相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他抬头望去,看不到任何景物;只听到风吹草动的声音。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棵枯萎的树木,被雨水淋着却无法抵挡。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助感。

然后两句“又如在寒谷,终岁雪霜骄。”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魏塘的生活状态。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冷清而荒凉的地方,整年都被冰雪覆盖,经受着严寒的侵袭。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寒冷环境的厌恶和对温暖阳光的渴望。

最后两句“四顾万物春,悽然不自聊。复思毕竟空,更使心陶陶。”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慨。他环顾四周,看到万物都充满了生机,但他自己却感到凄凉和孤独。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但最终发现一切都是空谈,只能让心情更加愉悦和满足。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他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爱,也有对现实的忧虑和不满;既有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和思考,也有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向往。这种矛盾的情感构成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