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子陵台,先见龙门石。
万物镇群峰,闯然耸双壁。
清泉界中道,亢若高门辟。
樵童走深径,渔户掩沈碧。
白首钓鱼郎,不知有行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龙门岩》。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未到子陵台,先见龙门石
  • 注释:在还未到达子陵台(传说中的高人隐居之地)之前,就已经看到了龙门的石头。
  • 赏析:这里的“龙门石”可能指的是位于山中的自然石壁,也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传说中的地方。诗中的“未到”与“先见”,形成了时间上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期待与好奇。
  1. 万物镇群峰,闯然耸双壁
  • 注释:群山之中,无数的生灵都围绕着这两座巍峨的山峰,它们就像是两堵高大的壁墙一样,屹立在那里。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龙门岩周围的壮丽景象,山峰如同守护神灵一般,为山林中的生物提供了庇护。这里的“闯然耸”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1. 清泉界中道,亢若高门辟
  • 注释: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间流淌而过,它像是一道门扉般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
  • 赏析:这里的“亢若高门辟”形象地描述了小溪流过的场景,水流如同打开的门扉,给人一种通向未知世界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追求或向往。
  1. 樵童走深径,渔户掩沈碧
  • 注释:两个劳作的儿童正在沿着这条幽静的小径前行,而远处的渔家则隐藏在深蓝色的水域之中。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樵童和渔户分别代表了山野生活的两种典型人物,他们各自忙碌着自己的生活。诗人通过对他们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 白首钓鱼郎,不知有行客
  • 注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河边钓鱼,他似乎并不知道有一个远道而来的游人。
  • 赏析:这句诗以一个老人的形象结束全诗,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老者的悠然自得与诗人的意外造访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展示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