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雪晓初霁,朝阳霭融融。
隐几高堂上,坐对飞来峰。
梵塔倚天半,楼台出烟中。
岧然金银阙,瑰碧交玲珑。
渐转皎日高,杳杳闻疏钟。
天和发秀彩,灏气如腾虹。
况予世虑疏,久矣渟心胸。
更临物外趣,愈觉万缘空。
【注释】
清思堂:作者在杭州所建的别墅。
霁(jì):雨后天晴。
飞来山:山名,位于今浙江省萧山区。
密雪:即细雪,形容积雪之密。
霭(ài)融融:雾气蒸腾。
隐几:靠在小几旁。
梵塔:佛教建筑形式之一,多用砖石砌造。倚天半,指高耸入云。
岧然:形容山峰高峻直立。金银阙、玲珑:都是形容建筑物的美。
杳(yǎo)然:幽远的样子。疏钟:远处传来的钟声。
天和:自然和谐。
灏(hào)气:天空中的风云之气。如腾虹:比喻气势磅礴,如彩虹飞渡。
况予世虑疏:何况我世俗杂念很少。
渟(tíng)心胸:心境恬淡,不为世俗所困扰。
物外趣:超逸物外的情趣。
灏(hào)气:天空中的风云之气。
万缘空:一切尘缘皆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六年(811)冬初到杭州后,为新居题写的一首七绝。全诗描绘了清思堂晨曦初霁,云雾消散,阳光普照,诗人凭窗欣赏美景,心旷神怡的情景。诗人运用多种手法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