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迷须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
又如昏镜得磨,痕垢自然灭了。
本为心法皆妄,故令难尽诸相。
诸相离了何如,是名至真无上。
若欲庄严佛土,平等行慈救苦。
菩提本愿虽深,切莫相中有取。
此为福慧双圆,当来授记居先。
断常纤尘有染,却于诸佛无缘。
翻念凡夫迷执,尽被情爱染习。
只为贪著情多,常生胎卵化湿。
学道须教猛烈,无情心刚似铁。
直饶父母妻儿,又与他人何别。
常守一颗圆光,不见可欲思量。
万法一时无着,说甚地狱天堂。
然后我命在我,空中无升无堕。
出没诸佛土中,不离菩提本坐。
观音三十二应,我当亦从中证。
化现不可思议,尽出逍遥之性。
我是无心禅客,凡事不会拣择。
昔时一个黑牛,今日浑身总白。
有时自歌自笑,傍人道我神少。
争知被褐之形,内怀无价之宝。
禅定指迷歌
- 释义:
- “心迷”:心灵迷失。
- “须假法照”:需要借助佛法的指引来觉醒。
- “心悟”:心灵领悟。
- “法更不要”:对佛法的追求不应过度,应适度。
- “昏镜得磨”:比喻经过磨练,事物的真面目就会显露出来。
- “痕垢自然灭了”:比喻烦恼和障碍会随着修行而消除。
- “本为心法皆妄”:认为所有的佛法都是虚妄的。
- “至真无上”:真正的佛法是最高的。
- “庄严佛土”:使佛教的道场庄严美好。
- “平等行慈救苦”:以平等之心行慈悲之道,拯救苦难。
- “菩提本愿”: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这里的“愿”指的是内心的祈求。
- “切莫相中取”:不要执着于外在的事物。
- “福慧双圆”:福报和智慧都圆满。
- “授记居先”:预言或暗示将有好事发生。
- “断常纤尘”:指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
- “翻念凡夫”:提醒人们不要被世俗的偏见所束缚。
- “情爱染习”:情感和爱情会影响人的修行。
- “贪著情多”:过分追求物质欲望。
- “胎卵化湿”:比喻人的欲望如同胎儿一样,需要滋养才能成长。
- “学道须教猛烈”:学习佛法要勇猛精进。
- “无情心刚似铁”:形容修行者的心如钢铁般坚定。
- “父母妻儿”:泛指世间的一切。
- “常守一颗圆光”: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光明。
- “万法一时无着”:万事万物都没有固定的归宿。
- “地狱天堂”:比喻世间的善恶因果。
- “我命在我”:自我主宰的命运。
- “空中无升无堕”:不受任何境界的限制。
- “出没诸佛土中”:在任何地方都能显现佛性。
- “不离菩提本坐”:修行的目的是达到本性的觉悟。
- “观音三十二应”:观音菩萨有32种化身。
- “我是无心禅客”:我是一个无欲无求的修行者。
- “凡事不会拣择”:不偏袒任何事物,公正无私。
- “昔时一个黑牛”:比喻过去的经历像一头黑色的牛。
- “今日浑身总白”:现在的自己已经变得纯洁无暇。
- “自歌自笑”:自我欣赏和欢笑。
- “傍人道我神少”:周围的人认为我精神饱满,但实际上我并不如此认为。
- “被褐之形内怀无价之宝”:虽然外表朴素,但内心充满了宝贵的智慧和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