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着意送将归,为赋清江落日低。
惜别更留烹玉鲙,寓居长记对青猊。
家山彼此归心速,歧路东西客梦迷。
重把一樽成怅望,莺啼绿暗草凄凄。
辛酉别杨聪父
春风着意送将归,为赋清江落日低。
惜别更留烹玉鲙,寓居长记对青猊。
家山彼此归心速,歧路东西客梦迷。
重把一樽成怅望,莺啼绿暗草凄凄。
注释:
- 辛酉:即辛酉年,指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
- 杨聪父:杨时,字醇老,号龟山,北宋哲学家、教育家,人称“龟山先生”。他与程颢、程颐兄弟交游甚密,被时人称为“二程”。
- 春风着意:春风如同有心一般,特意为人们送来春意。
- 落日低:形容夕阳西下,太阳逐渐落下的景象。
- 烹玉鲙(kuài):烹制美味的鱼鲙(一种食品)。玉,比喻鱼;鲙,切细的鱼肉。
- 寓居:居住在某地。
- 青猊(ní):传说中的龙名,此处指香炉。
- 家山:代指家乡。
- 歧路:岔路口。
- 怅望:因思念而惆怅地遥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熙宁九年春天告别朋友杨聪父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春风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和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联“春风着意送将归,为赋清江落日低。”诗人以春风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风如同有意一般,为人们的离别增添了一份温馨。落日西下,太阳渐渐落下,给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春风和落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
颔联“惜别更留烹玉鲙,寓居长记对青猊。”诗人在离愁别绪中,又想到了与杨聪父相聚的时光。烹制美味的鱼鲙和对香炉的凝视,都成为了他们共同回忆的一部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颈联“家山彼此归心速,歧路东西客梦迷。”诗人在分别之际,想起了家乡和家人,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同时,也感叹自己在旅途中的迷茫与困惑。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又展示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挣扎。
尾联“重把一樽成怅望,莺啼绿暗草凄凄。”诗人再次举杯饮酒,却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莺鸟的歌声和绿草的摇曳,都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与人生的短暂。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深眷恋,又展示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