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从此不南忧,善付名郎第一州。
笳鼓出严千骑从,旌麾坐制九诸侯。
城巅观阁屏间见,江底乾坤镜里浮。
门下贤豪常满榻,却应仲举减风流。
【注释】
①洪州:今江西南昌。②九诸侯:指当时南方的九个郡国,即南康、临川、庐陵、建昌、新安、晋陵、会稽、东阳、永兴等九郡。③仲举:东汉末年祢衡曾作《鹦鹉赋》,讥刺汉献帝时九重宦官专权,朝政腐败,他因此而得罪被杀,“风流”即指他的遭遇。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冬,作者时任刑部侍郎。程公辟是诗人的好友,时任郎中知洪州事。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借送别之机抒发感慨,寄寓情怀。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诗中对朋友的才德表示赞赏,并对其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第一首的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从“善付名郎第一州”开始,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这里的“善”、“名郎”都是赞美之意。接着,诗人描述了严鼓千骑随行的壮观景象,以及旌旗坐镇九诸侯的威武气势。最后两句则将视线转向了江面,展现了江水如同明镜一般清澈的景象。整首诗充满了对朋友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第二首的前四句继续描绘景致,但此时诗人的视角已转移到了人物身上。诗人通过观察友人的住所,发现门下贤豪常满榻,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了昔日祢衡与曹操之间的那场较量。然而,诗人却以仲举减风流来比喻自己的观点,认为如今的时代已经不同于往昔,人们应该放下过去的恩怨情仇,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这种观点虽然略显消极,但却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时代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