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知经几摄提。
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
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
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注释】

憩:休息。清风峡: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是渭河的支流千河的源头。

扶疏(fúsū):草木丛生的样子。矗:直立。危梯:险峻的楼梯。摄提:古星名。古人以“日躔”(即太阳运行轨道)二十八宿分为七政,每政为一舍,故称摄提。一说指二十八宿中的箕宿。这里指北斗七星。

石桥:指石梁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云齐:与云平齐。兰若:佛教用语,梵语“楞伽”的音译,意为寺院、佛寺。这里指石桥下的寺院。

阴壑:山间低洼之处。籁(lài),风声。望霓(ní):仰望天空的彩虹。

瘦藤:形容山高林密,藤蔓缠绕,难以攀援。同携:一起攀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登上清风峡后所看到的美丽风光,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首句“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知经几摄提”,描绘了清风峡中古树参天,险峻的楼梯耸立在峡谷之间的景象。这里的“扶疏”、“矗”、“开始”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清风峡的自然风光和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接着,第二句“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描述了石桥下的风景,以及站在桥上俯瞰四周的感受。这里的“还有”、“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清风峡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受。第三句“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进一步描绘了清风峡中风声和日出的情景。这里的“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清风峡中的风声、日出和彩虹,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最后一句“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于清风峡中美景的珍惜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风峡的美丽风光和作者的感受,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诗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