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景物转流年,台上风光处处传。
放目便应云梦小,凭栏平挹祝融巅。
忽寻故国占天际,谁看孤舟系岸边。
百感还将山下去,肯同槁木堕深禅。
【注释】
- 法华台:即法华寺,在杭州灵隐寺西。
- 流年:时光流逝,岁月变迁。
- 云梦:指云梦泽。
- 祝融:古代传说中的南方火神。此代指南方。
- 槁木:枯死之木。
【赏析】
《登法华台》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首句“山间景物转流年”,“山间景物”指的是作者所在的位置和周边的环境,而“转流年”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第二句“台上风光处处传”,“台上”指的是法华台所在的地理位置,而“风光处处传”则表达了美景无处不在的意思。这句诗通过描写景色的优美,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欣赏和向往之情。
第三句“放目便应云梦小”,“放目”指的是放眼远眺,而“云梦”则是古代楚国地名,这里泛指远方的景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一睹远方美景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留恋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第四句“凭栏平挹祝融巅”,这里的“祝融”指的是南方火神,代指南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登上高峰一览众山小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展望和对于成功的渴望。
第五句“忽寻故国占天际”,这里的“故国”指的是过去的家乡或故乡,而“占天际”则表示占据整个天空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于家乡的眷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于成功的追求。
第六句“谁看孤舟系岸边”,这里的“孤舟”指的是孤单的小船,而“系岸边”则表示停靠在岸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于归宿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于成功的追求。
最后一句“百感还将山下去,肯同槁木坠深禅”,这里的“山下去”指的是下山回家的意思,而“肯同槁木坠深禅”则表示宁愿放弃修行也不做无意义的苦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于未来的抉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成功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登法华台的场景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景色变化和个人情感的思考与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既深沉又激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