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胥不踏桑麻路,桴鼓长闲花柳村。
都在邦君和气里,卖刀买犊长儿孙。
【注释】
某:指诗人自称。伏幸:敬辞,称别人对自己谦称。里胥:乡里的小吏,这里泛指百姓。不踏桑麻路:不踏进乡间的小路。桴鼓:古代军用打击乐器,这里借指军队,因为“槌鼓”谐音。长闲:常常空闲。花柳村:指风景优美的乡村。邦君:诸侯国的君主,这里泛指地方长官。和气:和睦的风气。长儿孙:子孙辈辈传下去。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对安抚阁老、尚书的颂扬之作。
首联:“里胥不踏桑麻路,桴鼓长闲花柳村”。写里胥们不踏入民间的田间小道,也不在花柳掩映的村庄中击鼓操事,说明朝廷的官吏已不再到民间来扰民了。“不踏桑麻路”,是说老百姓可以自由地耕作;“桴鼓长闲”,则说明老百姓不必害怕官府,不必担心战争,安居乐业。这是作者对当时社会安定形势的一种描绘。
颔联:“都在邦君和气里,卖刀买犊长儿孙。”写百姓们在地方长官和气的治理下得以安居乐业,子孙得以繁衍。“都在邦君和气里”,意思是说百姓们都生活在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中。“长儿孙”是说子孙后代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祝愿,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肯定。
全诗通过对百姓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稳定、人民安乐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