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也有行役,我思独悠悠。
亲朋非不多,子能从之游。
挂席上湘水,青山挟行舟。
篮舆问岭路,政尔荔子秋。
人言桂林好,颇复类中州。
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
待渠幕府暇,时与同冥搜。
吾子有令姿,胸中富九流。
处世多龃龉,但当付沧洲。
超然扩遐思,讵可耳目谋。
愿为百炼刚,莫作绕指桑。
昔人不吾欺,子盍试反求。
预想他年归,此地复绸缪。
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

【注释】

季也有行役,我思独悠悠:甘甥甘可大从定叟弟弟到桂林。季也有行役,是说甘可大有外出服役的事情;我思独悠悠,是说他在远地思念着自己。

亲朋非不多,子能从之游:亲人和朋友不少,你能够跟他们一起游乐。亲朋,指亲属与朋友;子,指甘可大。能从之游,跟甘可大在一起游乐。

挂席上湘水,青山挟行舟:船挂在湘江的帆席上,青山环绕着行舟。挂席,系船。湘水,湘江。

篮舆问岭路,政尔荔子秋:用筐装着的车子询问山路,正是荔枝成熟的季节(秋天)。篮舆,用筐装着的车。政尔,这样。荔子,指荔枝。

人言桂林好,颇复类中州:人们说桂林好,很像中原(今河南一带)的地方。人言,人们的议论。

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靠近郊外有很多好的景致,城楼高耸,犹如箭楼一样。近郊,指靠近京城的地方。雉堞,城墙上的矮墙。

待渠幕府暇,时与同冥搜:等他在官府有空的时候,时常与我一同探讨学问。待渠,等待他。幕府,官府。

吾子有令姿,胸中富九流:您有美好的仪容,您的胸中充满了各种学问(儒、释、道、农、兵、阴阳、医方、杂艺、小说等)。令姿,美好的样子。

处世多龃龉,但当付沧洲:处世常常有矛盾,只应该寄情于自然。处世多龃龉,处世往往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当付沧洲,只应该把志趣寄托在江湖之中。

超然扩遐思,讵可耳目谋:超然扩大思绪,哪能用耳听眼看来谋划呢?超然,超脱的样子。扩遐思,扩大思想。讵,岂。

愿为百炼刚,莫作绕指桑:希望成为百炼钢,不要把头发当成缠结的丝线。百炼刚,百炼成钢。

昔人不吾欺,子盍试反求:古人不会欺骗我,你何不反过来向自己求得呢?昔人不吾欺,古人不会欺骗我。盍,何不。盍试反求,反过来向自己求取。

预想他年归,此地复绸缪:预先想到以后回来的时候,这里又可以重修旧梦了。预想他年归,预先想到以后回来的时候。复,再。绸缪,绸缪相结,比喻重温旧梦。

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擦亮眼睛看看这两个年轻人,一笑之间就能解除所有的忧愁。刮目看二子:擦亮眼睛看着两个年轻人。

【赏析】

这首诗是送甘外甥甘可大从弟定叟赴桂任的诗。此诗首尾两句写甘氏兄弟的去留。首句“季亦有行役”,点明甘甥即将离开。次句则说明自己虽欲随往,但因有公务要办而不得不留在京师,内心无限惆怅,故云“悠悠”。中间四句写甘氏兄弟即将离去,而作者却欲与之相别。“亲朋非不多”,表明自己与甘氏兄弟关系亲密;“子能从之游”,表明甘氏兄弟也愿意与作者交往。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甘氏兄弟的深情厚意。以下六句写甘氏兄弟即将离开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挂席上湘水”,“篮舆问岭路”,“政尔荔子秋”(见《楚辞·招魂》)等语都表现了作者对离别情景的生动描绘。“人言桂林好”以下八句写甘氏兄弟将要离别后的相思之情。“人言桂林好”,并非真的认为桂林很好,而是说甘氏兄弟将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桂林。“颇复类中州”即“大概与中原差不多”。“中州”指中原地区,即作者所在的京师。诗人以“桂林好”与“中州”相比,既突出了两地的自然风光不同,又表达了他对甘氏兄弟的深情厚谊。最后两句写甘氏兄弟将要离别后作者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们前途的美好祝愿。

全诗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感情真挚深厚,意境深远清丽,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抒情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