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温气苦盭,玄冥未书勋。
薄雪殿馀腊,一夜收楚氛。
欢欣想农圃,润泽到蒿芹。
我亦破晓出,唤客来卷云。
苍苍西山树,栖此万鹤群。
爽气入病眼,幽怀惬前闻。
意到自举酒,语多祇论文。
薄莫势未已,飞花复缤纷。
还将萧瑟声,一一付竹君。
洗盏且更酌,清绝未酣醺。

【注释】

长沙:地名,指唐代的湖南。历冬无雪:连续冬天没有下雪。正月:农历一月。十日:即二月九日。卷云亭:位于今长沙市岳麓区的山名,因形似卷云而得名。望西山始见一白:从山顶上看到远处西山有一片白色的雾气。莫夜复大作竹声萧然:傍晚又刮起大风,发出沙沙的竹叶声。是日:这一天。坐上分韵得云字:在宴会中分出韵来写“云”字。

【译文】

寒冬的暖和气息使人感到苦燥, 玄冥未施恩德。

薄薄的雪花覆盖了余下的腊月,一夜之间收拢了楚地的瘴气。

高兴时想到农民耕作,润泽到草野、菜畦、蒿草、芹菜。

我也在破晓时分出去,叫客人们来卷云亭游玩。

苍苍的西山树,栖息着万只鹤群。

清爽的凉意吹入眼帘,内心的郁闷得到满足。

心中所想自然提酒,话题很多只谈诗。

黄昏时分风势未减,飞舞的花瓣又纷纷飘落下来。

还将瑟瑟的声音,一一交给竹林里的君。

洗杯再斟美酒,清高而没有醉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沙登卷云亭观雪后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开头四句描写了长沙冬日无雪的景象以及观雪后的所见所闻,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与客人一同登上卷云亭欣赏美景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描绘了西山的景象,表现了其清新爽朗的气息和幽雅的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如“爽气入病眼,幽怀惬前闻”。此外,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在饮酒时的心情和态度,表示自己只是随意地吟诗作文,并没有过分地追求文采和技巧。

诗人以“洗盏且更酌,清绝未酣醺”结束全文,再次强调了自己饮酒时的节制和从容。整首诗情感真切,语言优美,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