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六百丈罗浮,来今往古得仙游。
转头丹葛如昨日,接武苏辕能几秋。
石洞尚听黄鹤语,铁桥仍见紫云留。
当时野老呕吟地,试问山灵记得否。

冲虚观

三千六百丈罗浮,来今往古得仙游。
转头丹葛如昨日,接武苏辕能几秋。
石洞尚听黄鹤语,铁桥仍见紫云留。
当时野老呕吟地,试问山灵记得否。

译文

在罗浮山上有三千米多高的建筑群,自古以来都有许多仙人在此游玩。
回头望去,丹葛峰仿佛就在昨天,与苏辙并肩行走的岁月已经过去多少年了。
石洞里仍然传来黄鹤的声音,铁桥上还能看到紫云停留。
当年那些野外的老人们吟诗唱歌的地方,请问山神是否还记得他们的故事?

注释

  1.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闻名。
  2. 三千六百丈:形容罗浮山建筑群的高度。
  3. 仙游:指的是仙人的游历。
  4. 丹葛峰:罗浮山中的一座山峰,传说为仙人修炼之地。
  5. 苏辙:北宋著名文学家,曾任宰相,以诗文著称。
  6. 紫云留:指神仙留下的痕迹或影响。
  7. 野老:这里泛指当地民间的老人。
  8. 山灵:指的是罗浮山的神祇或其他自然元素。
  9. 呕吟地:即吟诗作歌的地方,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罗浮山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怀念。诗人通过对罗浮山的高度、历史人物和文化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敬畏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与历史人物的对话,展现了对古人智慧的钦佩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表达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