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晓钟残景气清,杜鹃声里梦魂惊。
山林广袤不知乐,犹作不如归去声。
【注释】
闻杜宇:听到杜鹃鸟的啼叫,因杜鹃鸟叫声凄切,故古人常以此代写思乡怀远之情。
催晓钟残景气清:天快亮时敲的晨钟,把清晨的景象描绘得清新宁静。
山林广袤不知乐:广阔的山林,不知道那里有乐趣。
犹作不如归去声:仍然发出“不如归去”的声音。
【赏析】
这首小诗,描写一个羁旅之人在清晨时分听到杜鹃鸟的啼叫后所引发的乡愁和思归之情。全诗以“闻”“梦”“想”为线索,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将诗人内心的悲凉、无奈、孤独、惆怅写得淋漓尽致。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题旨。“闻杜宇”,即听到杜鹃鸟的啼叫。“杜宇”,即杜鹃,相传是蜀王化成的鸟,其声凄厉,常在人们夜不能寐之时鸣叫。“催晓钟残景气清”,天快亮时敲的晨钟,把清晨的景象描绘得如此清新宁静,使人感到无比的惬意。“景气清”三字,既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也暗喻了作者此时的心境。
次句写“杜鹃声里梦魂惊”。这一句承上启下,由眼前的景写到自己的情,由听觉转到视觉。此时作者正躺在床上,听着杜鹃的啼叫声,心中不免泛起了波澜。“惊”字写出了作者被杜鹃的啼叫声惊醒后的心理状态。
第三句“山林广袤不知乐”。此句紧承前两句而来,作者由梦中醒来,又回到现实,眼前是广袤无垠的山林,但作者却无心欣赏,只觉得山林广阔而无边无际,不知那里有乐趣。“不知”二字,道出了作者心中的迷茫与困惑。
末句“犹作不如归去声。”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也是点睛之笔。“犹作”,仍然发出“不如归去”的声音。这里的“还乡”之声,实际上是诗人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乡愁。虽然眼前是一片辽阔的原野,但却无法让诗人心旷神怡,反而更加激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小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它以一个小小的细节——杜鹃的啼叫,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连大自然的美好景象都无法打动他的心灵。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消沉或放弃希望,相反,他仍然保持着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执着的精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