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明月。出沧溟,历丹阙。飞盖念西园,笙歌想南国。
灵波如电泻高丘,云幄和烟锁空碧。人间何事怨别离,自昔循环有今昔。
今昔虽同事不同,昔时宫馆今荆棘。汉家陵阙变池塘,吴楚江山异南北。
明月那知古与今,治乱昏明有通塞。我愿三纲不愆,四时不忒。
天地清宁,人物获职。白兔不见辱于虾蟆,黄发蒙照临之大德。
非明月之宣功兮,则吾何知其为顺帝之则。
明月,明月。出沧溟,历丹阙。飞盖念西园,笙歌想南国。
【注释】沧溟:大海。飞盖:指帝王的车驾。西园:汉宫名。笙歌:指宫廷的音乐歌舞。
【译文】明月,明月。出沧海,经过宫殿。乘着车子怀念西园,听笙歌想起南国。
【赏析】此诗以明月起兴,先写其出沧海、经宫阙,再写其思忆旧地、追忆往事。首句“明月”,是全篇的纲领,统率全篇。次句“出沧海”四字,是说明月从东海(即沧海)升起。这两句用“出沧海”、“历丹阙”来形容月色之皎洁,月光之澄明,为下文写景作铺垫。三、四句写明月所到之处,以及所见所闻。前一句写明月所到之处,后一句写所见所闻。“飞盖”句中“飞盖”是指帝王的车驾;“念西园”则是指对故国的回忆;“笙歌”句则是说在南方听到的音乐歌舞。这里把月夜中的景物与人物联系起来,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一位贵妇正在思念着她的故乡和亲人。五、六句写明月照耀大地,照亮了人间的一切。但作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美好的景象,而是进一步指出:“人间何事怨别离?自昔循环有今昔。”意思是说:人世间有什么可怨恨的离别呢?从古至今,一切都在轮回往复之中。七、八句写今昔虽同为一世界,但人事却不同。昔日的宫苑如今变成了荆棘丛生之地,昔日的汉家陵墓如今变成了池塘,而吴楚两地的山川地势也发生了变化。九、十句写明月虽然知道古与今的不同,但却不能改变这一事实。十一、十二句写自己希望国家永远太平,政治永远清明。最后两句是全篇的总结,它表明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天地清宁,人才辈出,国家才能获得治理。此外,还认为只有白兔不被虾蟆所辱,黄发老人能够蒙受皇帝的恩惠,才是最大的美德。最后两句是议论性质的诗句,作者借此抒发了自己的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