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潇潇兮洞庭,烟霏霏兮黄陵。望夫君兮不来,波渺渺而难升。

【注释】

潇:雨下。霏:细密的样子。黄陵:即湘水,在湖南洞庭湖东。望夫君:相传舜帝死于苍梧,其妻娥皇、女英追至湘水之阴,泪尽而化为斑竹。后因以“望夫石”或“斑竹”为思妇怀念丈夫的典故。

【赏析】

《湘妃怨》是一首写湘妃悲怨的诗歌。诗中用拟人的手法,把雨、烟、波和石头都赋予了某种人的感情。雨潇潇兮洞庭,烟霏霏兮黄陵。潇潇和霏霏,都是形容雨声,表现了雨点打在湖面上的声音。潇潇和霏霏,都是连绵不断的样子。洞庭湖和黄陵山,分别在湖南和湘江上游。洞庭湖和黄陵山,是湘妃思念丈夫的地方。望夫君兮不来,波渺渺而难升。望夫君啊你为什么不回来,只有这茫茫的湖水我难以上升。

本诗通过描写湘妃望夫不归的情景,表现了湘妃对丈夫的一片痴情。全诗语言凝炼,意境高远,富有民歌特色。

译文

潇潇的秋雨洒落在广阔的洞庭湖,烟雨蒙蒙笼罩着湘水的源头。我独自站在黄陵山上望着那滚滚的大江流水,盼望我的爱人能乘舟归来。可如今他已远去,我孤孤单单地立在这漫漫的湘水边,却看不到他的踪影;只见到水面上飘荡着的一叶孤舟,它似乎载着我无尽的相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湘妃的同情与哀悼。湘妃的故事流传甚广,人们熟知的“湘妃鼓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据说舜帝南巡时死于苍梧,他的妻子娥皇和女英追至湘水之滨,泪落成斑竹,后人便把她们的坟墓叫做“斑竹墓”。这首诗就是从这一传说生发出来的。

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湘妃的生活环境。首句“潇潇雨”写出了天气的凄清。“潇潇”一词,既形容雨声,又形容雨势,给人以雨势很大、很急的感觉,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和愁绪。次句“霏霏烟”,也是写雨后的景色,“霏霏”一词,不仅写出了烟雾缭绕的样子,也给人一种迷蒙而朦胧的感觉,仿佛整个天地都被一层薄薄的雾气所包围。这两句话虽然只描绘出了湘妃周围的环境,但已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句“望夫君兮不来”,是说湘妃在等待她的丈夫回来。这句诗中的“来”字,既是动词,又是动词的补语。也就是说湘妃在等待着她的丈夫,但是丈夫并没有来。这一句诗中的“不来”两个字,就表达了出湘妃的期盼与无奈。

最后一句“波渺渺而难升”,则是说湘妃在等待的时候,只能看到远处的波光粼粼,但却无法见到自己的丈夫。这里的“难升”二字,既形象地描绘出了湘妃的心境,也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湘妃内心的痛苦与煎熬。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湘妃的独白,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对湘妃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湘妃这个人物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