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百宝钗,终身不相失。
唯有鸳鸯席,承欢难可毕。

【注释】:

百宝钗:指妇女头上插着一百个金钗,这里借指女子的头发。

终身:一辈子。

鸳鸯席:用鸳鸯图案装饰的坐席。

承欢:受宠爱。

【赏析】:

《闺怨》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作品。这是一首写闺中女子怨恨的短诗。首句说头发上戴着许多珠宝首饰。次句说虽然这样,但自己却终生不与情人分离。三句说只有那鸳鸯图案的坐席,才能使自己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是难以全部得到的。最后一句以“唯”字作结,将前两句的意思作了深化和扩展。全篇语言质朴、含蓄,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深远凄清。

【译文】:

我头上插满了各种珠宝的首饰,但是一辈子也不会丢失它们;

只有那鸳鸯图案的坐席,能让我欢乐得难以满足;

可是这样的欢乐是难于全部得到的。

【赏析】:

此诗写一位深居高楼的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深情怀念。

开头两句,写这位女子的妆饰。她头上戴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这些珠宝,不是随便戴在头上的,而是十分珍惜、十分珍爱的,因而可以想见她的感情是多么深挚。“百钗”一词,极言其多;“终身”二字,则表明其久长。这两层意思,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客观叙述,没有多少主观色彩,其实不然。因为“头上百钗”而“终身不相失”,可见她是把那些钗看作是爱情的信物,是表示她对情人忠贞不渝的标志。所以这两句,实际上已蕴含着她对情人的真挚感情,以及她对自己忠贞爱情的自信和自豪。

三、四句是全诗的重点。“只有”一转,由实入虚,引出主题。“鸳鸯席”是古时的一种坐具,上面有成双成对的鸟形花纹,象征着夫妻恩爱。这里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女子之所以珍重自己的发饰,是因为这些发饰是她和情人的爱情信物,是表示她对情人忠贞不渝的信物。现在虽然自己终身不嫁,但却能时时见到情人的身影,时时听到情人的声音,时时享受到情人的爱抚。因此尽管“鸳鸯席”只能使她暂时得到片刻的欢娱,但她是愿意永远这样得到的。这两句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它通过女子的心理活动,把女子和情人之间深厚的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所包含的思想意义是极为丰富的,值得深入体味和玩索的。

末句“承欢难可毕”,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对情人的忠贞不移。“承欢”二字,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概括,又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它不仅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忠贞的爱情,而且进一步揭示了它所包含的深刻思想意义。它说明,女子虽然一生不嫁,但并不因此而改变她对情人的爱情,反而更加深了她对情人的爱情。这种爱情是建立在坚贞基础之上的爱,是经得起考验的爱,是任何外力都摧毁不了的爱,也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动摇的爱。这就使读者对女子的爱情有了更为具体、更为深刻的了解,也使读者对爱情有了更为明确、更为坚定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