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有号复有官,不畏隆暑兼冬寒。
归来山中侣松桧,无愧太上翔云冠。我比同庵有馀乐,云山百好无一恶。
喜君宏度如容波,愧我大匏真濩落。乃今漂流如无何,进退未果徒镌磨。
梦魂游扬欲舞蝶,归意浩荡遄飞梭。得归冲啬虽当侵伐后,一醉尚可同咏归山歌。
王正道再遇竹冠辄和来韵见鄙愫二首
《苕溪渔隐丛话》引《高斋诗话》:“东坡先生自言:我平生交游,无如陈慥(陈季常)者。而东坡每称慥为异时可与共学,其人不可及也。尝有《次韵子瞻赠陈季常》云:‘吾家宝庆二年生一子,今年才周七岁,眉目疏秀,口鼻便颐,已觉不凡,且其颖悟过人,不待周岁,语已能道数,顾视之似仲宣、元瑜。’”
先生有号复有官,不畏隆暑兼冬寒。
“先生有号复有官”。苏轼曾说:“我本无官,乃时人强我为之。”
“不畏隆暑兼冬寒”。苏轼的“东坡”二字,原意为“东山”,后借以表示自己的志趣所在。苏轼一生多次遭贬谪,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的人生态度可以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形容。他的这种精神风貌,也正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
归来山中侣松桧,无愧太上翔云冠。
“归来山中侣松桧,无愧太上翔云冠”。苏轼在《答李端叔书》中曾说:“予之居齐安,欲与二三君子,得少闲适,日从溪水上,汲山中泉水煮白石龙茶,冷饮聊胜其热,三杯后,便觉天旋地转,把捉不住。然天下之事,岂能尽如人意,但知行乐足矣。”
“我比同庵有馀乐,云山百好无一恶。”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庐山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他还写道:“庐山谣”中的“庐山秀出南斗傍”、“白云千里万里”等诗句,更是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喜君宏度如容波,愧我大匏真濩落。”苏轼在《送程秀才序》中曾提到:“今夫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或轻于去就,而重于见弃;或羞于显晦,而耻于见遗。”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态度和观点。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官场上有所作为,那么就应该勇敢地去追求;但如果一个人无法适应官场的环境或者被排挤出局,那么就不应该再去留恋或者抱怨什么。
又值秋阴多感伤,清霜下木叶黄。何人独夜雨?坐听空阶响。
赏析:《次韵子瞻赠陈季常》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八句,每句均为两字。第一句“先生有号复有官”中的“复”字是重复的意思,表示先生不仅有官位还有别的身份。第二句“不畏隆暑兼冬寒”中的“兼”字是并列的意思,表示不怕炎热的冬天和寒冷的夏天。第三句“归来山中侣松桧”中的“侣”字指的是伙伴或者同伴的意思。最后一句“又值秋阴多感伤”中的“又”字表示再次的意思,表示秋天阴天让人感到伤感。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