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阁下滩迟,苍黄暮滩上。
偏愁逆水风,更驾崩沙浪。
落日看已昏,渔灯远相向。
夜阑天转寒,坐待潮流涨。
【注释】淮水:即今安徽境内的淮河。杂诗:即七言律诗。六首,指此诗共分六节。
舟阁下滩迟,苍黄暮滩上。
【译文】船在下行途中,下滩的地方水流湍急。
偏愁逆水风,更驾崩沙浪。
【译文】我特别担心逆水行舟时被风吹倒。
落日看已昏,渔灯远相向。
【译文】夕阳西下,晚归的渔船亮起了灯火。
夜阑天转寒,坐待潮流涨。
【译文】夜深了,天气转寒,我等潮水上涨。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漂泊江南时期所作。诗人在船上,望着前方茫茫的江面、远处模糊的渔火,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他想到了自己漂泊异乡的艰辛,想到家乡亲人的期盼和牵挂。因此,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
首联“舟阁下滩迟,苍黄暮滩上”,点出了时间是傍晚,地点是江边,写出了诗人在船上看到的情景。“舟阁下滩迟”写出了诗人在江边等待船只的心情,而“苍黄暮滩上”则描绘了夕阳下泛着黄色波纹的河面上的景象。
颔联“偏愁逆水风,更驾崩沙浪”,表达了诗人对逆水行舟时可能遭遇的危险的担忧。而尾联的“坐待潮流涨”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家人的牵挂。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思念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