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外寒流驶,开轩静者栖。
浅深看藻荇,出没爱凫鹥。
一悟此中趣,万缘皆可齐。
谁来惊节物,岸木长春荑。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僧元复院枕流轩
  • 僧人僧元复在庭院中的流泉边上搭建了一座小亭子,命名为“枕流轩”。这里的“枕”指的是倚靠或躺在上面,“流”则是指流动的水。因此,“枕流轩”可以理解为一个可以倚靠流水的休息场所。
  1. 寺外寒流驶,开轩静者栖
  • 描述的是寺院外的溪流湍急,而僧元复则通过开启轩窗,让寂静的环境成为他的栖息之地。这里“寒流驶”形容水流的湍急,“静者栖”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与外界形成对比。
  1. 浅深看藻荇,出没爱凫鹥
  • “藻荇”指的是水中的植物,而“凫鹥”则是水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动植物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欣赏。他不仅看到了水生植物的生长,还关注到水鸟在其中自由出入的情景。
  1. 一悟此中趣,万缘皆可齐
  •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认为一切外在的追求都可以放下。这里的“悟”意味着对生活本质的理解或领悟。
  1. 谁来惊节物?岸木长春荑
  • 最后一句,诗人反问:“谁来惊扰这宁静的景象?”这里的“惊节物”可能是指打扰了自然的秩序或节奏。而“岸木长春荑”则用春天的嫩芽来形容岸边的柳树,暗示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延续。

接下来是译文:

僧元复在庭院里建了座小屋,名为“枕流轩”,它位于寺庙的外面,面对湍急的溪流。他打开窗户,让自己沉浸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在溪流旁,可以看到浅水的藻类和荇菜,而水鸟们在水中自由穿梭。诗人从中悟出了生活的真谛,放下所有的纷扰,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对“枕流轩”的描述,诗人展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珍惜。诗中的“浅深看藻荇,出没爱凫鹥”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水边的自然生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而“一悟此中趣,万缘皆可齐”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领悟,体现了他的超然和淡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