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美下一国,曾无相印酬。
莫惊除拜峻,自是战功优。
壮士颇知勇,诸儒方贵谋。
淮西封亦薄,裴度死生羞。
《宣麻》是唐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通过描述唐玄宗任命翰林供奉为学士的情景,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权力斗争。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彬美下一国:这里的“彬美”可能指的是一个显赫的家族或贵族,而“下一国”则意味着其地位之高,几乎可以比拟一个国家。这暗示了诗人对这一家族或人物的极高评价。
曾无相印酬:这里的“相印”指的是宰相的印章,象征着权力和责任。而“酬”则表示回应或回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高官厚禄的不满,认为这样的职位应该得到更加合理的评价和回报。
莫惊除拜峻:这里的“除拜”指的是任命官职,而“峻”则意味着严厉或者苛刻。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批评那些任命官职的人过于严苛,不顾及被任命者的能力和意愿。
自是战功优:这里的“战功”指的是战争中的功绩,而“优”则表示出色或者优秀。诗人在这里强调,真正的功绩应该与个人的才能和努力相匹配,而不是仅仅因为职位的高低。
壮士颇知勇:这里的“壮士”指的是勇士或英勇的人物,而“知勇”则表示认识到勇气的价值。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赞美那些勇敢无畏、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人。
诸儒方贵谋:这里的“诸儒”指的是学者或知识分子,而“方贵谋”则表示重视计谋或策略。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强调,虽然智慧和谋略同样重要,但在某些情况下,勇气和决断力可能更加关键。
淮西封亦薄:这里的“淮西”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地区,而“封亦薄”则表示封赏并不丰厚。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批评当时的皇帝或统治者对于有功之人的赏赐不够慷慨,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裴度死生羞:这里的“裴度”指的是唐代的一位名臣,而“死生羞”则表示以他为耻。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批评那些为了私利而牺牲国家利益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可耻的。
这首诗通过对唐代政治场景的描述,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权力斗争和道德观念,也表达了作者对正直与勇敢的推崇。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读和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梅尧臣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在唐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