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嗟遽殁,二子未能言。
频岁折丹桂,买茔迁陆浑。
重铭太史笔,不替故人恩。
为善有终庆,此焉天意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本题,“当时嗟遽殁”,感叹的是张尧夫逝世的时间太短;“二子未能言”,是说两个儿子没有来得及向张尧夫告别;“频岁折丹桂”,是说张尧夫年事已高,不能胜任官职,多次被贬谪;“买茔迁陆浑”,是说张尧夫死后,他的家属在陆浑为张尧夫买了墓地。
【答案】
译文:
当初感叹他去世太匆忙了,两个儿子来不及为他作别。
几年内连降官位,只好买坟迁到陆浑。
重刻太史公笔录,不替故人留下遗憾。
做善事终有好的报应,这是天意所存。
赏析:
张尧夫,北宋诗人,因直言极论而遭贬谪,后得赦还乡,又因触怒权贵而被贬。这首诗写于他被贬之后,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怀念与哀思。
首句点明“嗟”字的原因——张尧夫去世时间太短,未及告别便匆匆离去。次句写张尧夫的两个儿子未能向他道一声“再见”。第三句用典,“买茔”“迁陆浑”是说张尧夫死后,他的家属在陆浑为张尧夫买了墓地。这既是说他生前的官职被剥夺,又是说他被迫离开京城,流放到偏远地区去了。
末句以议论结束全诗,意思是:你虽然做了坏事,但上天会保佑你的,你一定会得到善报。这是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最好安慰,也是诗人的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