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树天边雨露匀,群公偷看锦丛新。
眼穿欲折无由折,赏到人间不是春。
注释:苑中的树木在天边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嫩多姿,一群公卿大臣偷偷地看这些鲜花簇拥的锦帐(指皇帝的行宫),他们看着看着就有些眼花了,想要折一枝回去欣赏,但是又找不到折枝的地方。这些花朵开得正艳,真是人间最美的春天。
赏析:
此诗作于北宋神宗熙宁七年。时王安石变法已见成效,朝野上下对新法颇有微词,但王安石却自信满满,他以“三不足”自许,即文章不足、德行不足、才艺不足。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变法并未获得成功,反而遭到反对,甚至引发了宋辽之战。诗人对此十分愤懑,写下这首诗以示讽刺。
首联写苑中之景,用“群公偷看锦丛新”来比喻众臣对新政的不满。第二联写自己无法折花赏春,只能无奈地看着它凋落。第三联写赏花之人,因为新政而感到失望,就像这盛开的春花一样,美好却无法长久保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洁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