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下西清,胡人拥道迎。
寒笳随宿堡,卫甲出孤城。
犯雪貂裘重,冲风锦绶轻。
山川辞国远,车骑踏沙行。
授馆毡为幄,供庖酪和羹。
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
紫塞千烽静,黄云万里平。
甘泉归奏日,重见凤池荣。
【解析】
1.“汉使下西清,胡人拥道迎”:汉朝的使者踏上了西行的道路,沿途的胡人簇拥着道路,前来迎接。这里“西清”指长安,即京城。
2.“寒笳随宿堡,卫甲出孤城”:寒冷的风中传来了凄凉的笳声,戍卫的军队从孤独的城中出击。“卫甲”是护卫军队,“孤城”是孤立无援的城池。
3.“犯雪貂裘重,冲风锦绶轻”:冒着刺骨的寒风,穿着厚重的貂皮袍子觉得沉重;顶着狂风飞奔,却感到锦带在身上飘舞轻盈。
4.“山川辞国远,车骑踏沙行”:远离故乡的国家山河,车马行走在沙地上。
5.“授馆毡为幄”:授予宾馆,用毡席做帷帐,这里代指朝廷赐予的待遇。
6.“供庖酪和羹”:提供厨具,调和美味的食物,这里代指朝廷的赏赐。
7.“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戎王感激地接受皇帝赐予的礼物,而俘虏首领则自认是个普通的官员。“戎王”、“虏帅”,指匈奴单于、各部首领及投降的少数民族首领。
8.“紫塞千烽静,黄云万里平”:边疆的烽火台已经很久没有点燃过,万里黄沙之上也看不到战云。这里以紫塞比喻边疆,黄云比喻战争。
9.“甘泉归奏日,重见凤池荣”:甘泉宫的奏事时间结束了,皇帝又回到了凤凰池。“甘泉”指皇宫内廷,“凤池”指翰林院。诗人以“甘泉”喻指朝廷,用“凤池”象征自己的官职,意谓自己将回到朝廷任职。
【答案】
译文:
汉使踏上了向西去的路,路上胡人纷纷赶来迎接。
寒冬中传来了哀伤的笳声,守卫的士兵从孤城出击。
穿着沉重的貂皮衣,顶着刺骨的北风疾驰。
山川辽阔离家乡很远,车马行走在沙漠上。
朝廷给予厚待,用毡席做帷帐;御厨烹饪,调配美食佳肴。
戎王感激,对天子的恩泽心怀感佩,投降的部落首领自认为是一个平凡的官员。
边疆的烽火台很久没有点燃过,万里黄沙之上也看不见战云。
甘泉水宫奏事的时间结束了,皇帝又回到了宫中的凤凰池。
赏析:
这是一首咏边塞的诗作。全诗八句,每句七字,韵脚整齐匀称。前四句写赴任途中所见所感,后四句写到达边塞所见所闻。全诗意境开阔,语言质朴,感情真挚,风格雄健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