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思湖上趣,水阔似南州。
地接过从易,人闲取次留。
絮轻递吹卷,蒲嫩匝堤幽。
落果知禽入,行莎觉履柔。
莲为游女曲,藤系野人舟。
晚笋长过筱,春秧绿满畴。
赏心曾卜昼,望岫最宜秋。
款款穿丛蝶,涓涓败堰流。
风埃无入座,笳鼓或惊鸥。
下客林泉性,时能梦寐游。

【注释】

和:指和诗。

自和:自作的诗。

忽思湖上趣:忽然想起湖水上的趣味来。

水阔似南州:湖水辽阔,仿佛是南方的地方。

地接过从易,人闲取次留:大地承接着从远方来的旅人和随意留下的游人。

絮轻递吹卷:柳絮随风轻轻地被吹动着、卷曲着。

蒲嫩匝堤幽:长满嫩蒲的河岸显得幽静。

落果知禽入:看到树上落下的果实就知道有鸟飞来啄食。

行莎觉履柔:走在柔软的莎草上,感觉到鞋底变得柔软了。

莲为游女曲:莲花成了游乐的女子所唱的歌曲。

藤系野人舟:野人在船上系好船绳,准备远航。

晚笋长过筱:晚秋的竹笋长得比小竹子还要高。

春秧绿满畴:春天的秧苗长得很茂盛,覆盖了田野。

赏心曾卜昼:欣赏的心情曾经在白天实现。

望岫最宜秋:眺望山峰,最适合秋天。

款款穿丛蝶:翩翩起舞的蝴蝶悠闲自在地穿过花丛。

涓涓败堰流:细小的水流沿着倒塌的堤坝流出。

风埃无入座:风尘没有吹进他的座位上。

笳鼓或惊鸥:战鼓和号角声或许能惊动鸥鸟。

下客林泉性,时能梦寐游:我是位隐居山林的人,常常做白日梦,梦见自己在山水之间漫游。

【赏析】

《和王建郎中秋日同登慈福寺南楼亭》是一首五言律诗,写诗人在秋日登高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写得清丽婉转,富有情趣。

首联“忽思湖上趣,水阔似南州”,诗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到湖上游玩的念头,湖面宽阔得好似南方的某个地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湖上景色的向往之情。

颔联“地接从来自,人闲取次留”,“地接”意为“地面相接”,“从来自”意为“从远方而来”,“人闲”意为“人轻松自在”,“取次留”意为“随意留下”。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湖上游玩时,大地宽广,人们轻松自在,随意停留的情景。

颈联“絮轻递吹卷,蒲嫩匝堤幽”,“絮轻”意为“柳絮轻盈”,“递送”意为“随风飘散”,“蒲嫩”意为“嫩蒲长满”,“匝堤”意为“包围着堤岸”,“幽”意为“幽静”。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在岸边,看到柳絮随风飘逸,蒲叶长满堤岸,给人一种宁静、幽雅的感觉。

尾联“落果知禽入,行莎觉履柔”,“落果”意为“落下的果实”,“知”意为“知道”,“禽”意为“鸟”,“入”意为“进入”,“行莎”意为“踩在莎草上”,“履”意为“鞋子”,“柔”意为“柔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看到树上落下的果实,就知道有鸟儿飞来啄食;走在柔软的莎草上,感觉到鞋底变得柔软了。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湖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