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子逐溪流,来至碧江头。
随山知几曲,一曲一增愁。
巢芦有翠鸟,雄雌自相求。
擘波投远空,丹喙横轻鯈。
呼鸣仍不已,共啄向苍洲。
而我无羽翼,安得与子游。
诗句原文:
艇子逐溪流,来至碧江头。
随山知几曲,一曲一增愁。
巢芦有翠鸟,雄雌自相求。
擘波投远空,丹喙横轻鯈。
呼鸣仍不已,共啄向苍洲。
而我无羽翼,安得与子游。
翻译注释:
- 逐流而上的舟艇:描述船儿随着溪水漂流,最终抵达清澈的江口。这里的“艇子”指的是船上的小船,它随着水流的方向,顺流而下,直至到达一个名叫“碧江头”的地方,这个地点可能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江心岛或者渡口。
- 山水曲折的陪伴: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川的感慨,认为每一处自然景观都像是在诉说着故事,每一段曲折都增加了他的忧愁。
- 翠鸟的伴侣:描绘了一群翠绿色的鸟儿在芦苇丛中相互追逐嬉戏的情景,它们或雌或雄,互相寻找伴侣。
- 水面涟漪中的小生命:描述了小鱼儿挥动着锋利的嘴巴在水面上划过,激起一圈圈波纹。
- 呼唤与共鸣:表现了这些翠鸟之间相互呼唤的和谐景象,它们的叫声连绵不断,仿佛在向远方的同伴传达信息,共同寻找食物,向着一片开阔的水域——苍洲进发。
- 我的缺席: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明自己虽然身处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却无法像那些鸟儿一样拥有飞翔的能力,因而无法真正地参与其中。
赏析:
《往东流江口寄内》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一首诗作,以其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飞翔、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束缚自己的无力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