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嗥枯枝,远雁不能起。
日色寒无光,原野澹千里。
所思在南国,遐路阔音旨。
潜鳞亦安托,冰结长河水。
峨峨既未泮,猎猎终不已。
悠然伤我心,历乱非可拟。

【注释】

朔风:指北风。永叔:作者的表兄范镇,字希文。寄:寄托。嗥(háo): 咆哮,呼啸。澹:同“淡”,这里指荒凉、冷落。南国:南方。音旨:指书信。潜鳞:指鱼。冰结:指结冰。峨峨: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泮:通“判”,分开。猎猎:风吹草木的声音。历乱:指纷乱。可拟:可比拟。

【赏析】

此诗作于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当时诗人在徐州为官,而远在南方的表兄范镇来信相问。

开头两句写北方的天气,用朔风来表现其严寒刺骨,寒风怒吼枯枝,远处的大雁也飞不起来。这两句诗以景托情,渲染气氛。接下来两句是描写日色,说太阳光寒,没有光辉,原野一片苍茫,千里无际。这两句是承前两句写景而来,由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对南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后四句写思乡之情,诗人想象自己身处南方,而书信不能到达,所以感到遥不可及;想到鱼在水中潜藏,而结了一层冰,就象人有心事一样,无法隐藏;又想到山峰高大,但是终归要分离,就像人的一生,终有别离之时;最后诗人想到自己的心境孤独凄凉,与这景色一样,都难以与人相比。

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