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禽托静林,潜鱼恋深壑。
岂不能自安,翔泳得所乐。
达士远纷华,于兹守冲漠。
堂前鸣松风,堂后馥花萼。
好鸟时一呼,澄明望寥廓。
诗兴犹不忘,禅心讵云著。
所以得自然,宁必万缘缚。
未能与之游,怀慕徒有作。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释。“寄题梵才大士台州安隐堂”是第一句,意思是说:寄给这位有佛才的大和尚在台州安隐堂中修行的诗。“巢禽托静林”,“潜鱼恋深壑”,这两句写鸟儿和鱼儿都选择安静的环境和幽深的处所栖息生活,它们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安之心。“岂不能自安,翔泳得所乐”的意思是:哪里不能自己安居,自由自在地游玩快乐?“达士远纷华”,“于兹守冲漠”,这两句意思是说:贤能的人远离世俗的繁华喧嚣,在这里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堂前鸣松风”,“堂后馥花萼”,“好鸟时一呼,澄明望寥廓”这几句意思是说:门前传来阵阵松涛声,堂内香气袭人,令人心旷神怡。“禅心讵云著”,“所以得自然,宁必万缘缚”这两句意思是说:我之所以能保持这种心境,是因为没有受到任何外物的束缚和牵挂。“未能与之游,怀慕徒有作”,“未得与君同舟楫,故欹单枕梦魂劳。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意思是说:我还不能和他在一起游历山川湖海,只能在梦中想念他。“怀慕徒有作”,徒有怀念而已。“赏析”可从诗人的情感、诗歌的主题及写作手法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
《寄题梵才大士台州安隐堂》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巢禽托静林,潜鱼恋深壑。”这是对隐居者生活环境的描绘,以禽鱼自喻,表明了自己追求隐逸生活的志趣。
颔联:“岂不能自安,翔泳得所乐。”这是对自己能否真正找到隐居之地的思考。诗人认为只有真正懂得自我安顿的人,才能在深藏不露的环境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颈联:“达士远纷华,于兹守冲漠。”这是对隐居者内心世界的描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尾联:“堂前鸣松风,堂后馥花萼。”“鸣松风”和“馥花萼”都是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尾联:“禅心讵云著,所以得自然。”这两句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看法和态度的总结。他认为隐居是一种心灵的修炼,只有通过隐居才能达到内心的平和。
最后两句:“未能与之游,怀慕徒有作。未得与君同舟楫,故欹单枕梦魂劳。”这两句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遗憾和无奈之情的表达。他虽然无法真正实现隐居的愿望,但仍然怀揣着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