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非清凉,山僧抱微疾。
又况三伏时,当兹一禅室。
炎飙正烁烁,溪水徒瑟瑟。
唯咏冰雪辞,可以销夏日。
【注释】
①城郭:城墙,指城市。②清凉:清静、凉爽。③山僧:隐士。④又况:何况。⑤三伏:初夏最热的时候。⑥当兹:在这里。⑦炎飙(biāo):猛烈的疾风。烁烁:光闪烁的样子。⑧溪水:小溪流水。徒:徒然。瑟瑟:形容水声细碎、连绵不断的样子。⑨唯咏冰雪辞:只能吟咏《白雪》和《阳春》的诗篇。⑩销夏日:《诗经·小雅·四月》:“厌厌夜饮,不醉无归;厌厌夜行,不出宿食。”这里以“消暑”意代之。
译文:
城市的城墙不是清静的凉州,山中的僧人因为生病而抱病。更何况是炎热的夏季,在禅室里一坐就是一天。猛烈的疾风吹来,溪水的响声只是细碎而连绵不断。只能吟咏《白雪》和《阳春》,才能消除这难熬的酷暑。
赏析:
此诗是作者应僧友说请而作。前四句写诗人自己闲居的环境和心情。首联点出“非清凉”,表明自己身在喧嚣的都市之中,不能像古人那样隐居山林,远离尘嚣,过着清幽淡泊的生活,所以内心不免感到苦闷无聊。颔联进一步渲染这种环境氛围。夏日里,烈日当空,酷热难当,而自己却不得不忍受这样的煎熬。颈联通过“炎飙正烁烁,溪水徒瑟瑟”两句,把读者引入了一种既热烈又凄清的氛围中。烈日炎炎,狂风呼啸,溪水潺潺,似乎都带着一股冷意。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诗人内心的矛盾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尾联则转向对自然景物的咏叹。诗人用“惟咏冰雪辞,可以消夏日”这一形象化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心绪。他希望借助于“冰雪”这样纯洁明净的事物,来化解心中的烦闷和苦恼,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愉悦。这种情感上的寄托,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写照。
全诗以“消夏日”为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