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处士李怀衮,手画皂雕擒赤狐。
猛爪入颊觜迸血,短尾㒔㑛穷蹄铺。
雕争怒力狐争死,二物形意无纤殊。
一禽一兽固已别,硬羽软毛非笔模。
入君此室见此图,如在原野从驰驱。
注释:
- 蜀中处士李怀衮,手画皂雕擒赤狐。蜀中的隐士李怀衮,亲手绘制黑雕捕捉赤色的狐狸。
- 猛爪入颊觜迸血,短尾㒔㑛穷蹄铺。黑雕的利爪深深扎入狐狸的脸颊,鲜血四溅;狐狸的短尾巴在挣扎,最后被压在蹄下。
- 雕争怒力狐争死,二物形意无纤殊。黑雕和狐狸都奋力争夺,最后两败俱伤。它们虽然都是禽兽,但在形态上却有细微的差别。
- 一禽一兽固已别,硬羽软毛非笔模。虽然一个是鸟类,一个是兽类,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的差别。黑雕的羽毛坚硬,而狐狸的毛发柔软。这些差异并不是通过笔墨可以描绘出来的。
- 入君此室见此图,如在原野从驰驱。你走进这个房间,看到这幅画,就像置身于原野之中,自由驰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通过对一幅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动物的形象和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画中的情景:一只黑雕紧紧抓住一只赤色的狐狸,两者都在拼命挣扎着。这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动物们的生存状态,让人感到一种紧张而又刺激的氛围。
诗的中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画中的细节:黑雕的爪子扎进了狐狸的脸颊,鲜血四溅;而狐狸则用短尾巴挣扎着,试图逃脱。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动物们的勇猛,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它们的无奈和悲哀。
诗的后两句又回到了画本身:尽管画中的动物们形态各异,但在作者眼中,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都值得我们去爱护和保护。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诗的最后一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希望人们能够走进画中的世界,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验到自由奔跑的快乐。这不仅是对画中动物的赞美,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的描绘,展现了动物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