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汉名都,其俗尚敦朴。
亡徒顷为盗,刺史安与角。
田野遂焦熬,蒿莱思沃濯。
兹虽得甘露,向已苦风雹。
更张固所重,下令未宜数。
且观道傍碑,文字今已剥。
孙司谏知邓州
南阳是汉名都,其民尚朴无华。
盗贼过去曾作贼,刺史岂能与斗法?
田野焦渴已煎熬,蒿莱渴望被洗涤。
虽然今日得甘霖,以前却遭苦风雹。
整顿更始乃所重,颁布命令不宜多。
且看道旁碑文上,已剥文字今已剥。
注释:南阳是东汉的名都,那里的风俗淳朴而没有华丽的色彩。盗贼过去曾经当过强盗,刺史怎么能与他们相斗呢?田野焦渴已经煎熬了,草野渴望被水洗涤。虽然今天得到了一场甘霖,但是以前却经历了一场苦风雹。整顿吏治乃是我所重视的,颁布命令不宜太多。且看道旁的碑文,文字都已经剥落了。
译文:
南阳是汉朝的名城,那里的风俗质朴而不华丽。盗贼过去曾是罪犯,现在刺史如何与他争斗?田野焦渴已经煎熬,草地渴望被清洗。虽然今天得到了甘霖,但之前却遭受了狂风暴雨的袭击。整顿吏治才是我所看重的,颁布命令不宜过多。且看他路旁的石碑,上面的文字已经剥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担任邓州刺史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治理地方、整顿吏治的重视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首句“南阳是汉名都”,直接点明南阳作为汉代名都的地位,为接下来的叙述奠定基础。次句“其俗尚敦朴”,进一步描绘了南阳人民朴实无华的性格特点。三句“亡徒顷为盗”则转入正题,说明过去盗贼猖獗,给当地带来了灾难。四句“刺史安与角”,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刺史与盗贼斗争的看法,认为刺史应该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当地的治安问题。
五、六两句“田野遂焦熬,蒿莱思沃濯”,形象地描述了农田因干旱而焦灼、草地因缺水而干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同情。七、八句“兹虽得甘露,向已苦风雹”,则是对前两句的回应,既肯定了南阳的雨水带来的益处,又回顾了过去的苦难经历。九、十句“更张固所重,下令未宜数”,再次强调了整顿吏治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发布命令时应该谨慎处理,避免过度频繁。
十一、十二两句“且观道傍碑,文字今已剥”,则是通过观察道旁的石碑上的字迹已经脱落的情况,来表达他对当地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以南阳为背景,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治理地方、整顿吏治以及对待历史的态度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