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二月花正开,社雨作阴迎燕子。
人先春色向江南,江南春色归春水。
拍岸绿波生荻芽,晨羞聊可助甘旨。
县涂为政子所谙,不敢赠言言日鄙。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燕子、荻芽、甘旨等物以喻人。前半首写江南春色,后半首写萧著政绩。“拍岸绿波生荻芽”二句,写诗人到丰城任职后所观察到的景物和感受。第一句,说绿水拍岸,江面泛起绿波;第二句说江边长满了荻芽儿。第三句,说这些景物都与江南春天相联系;第四句,写诗人看到这些景物后的感受:这真是江南春天归去了啊!“县涂为政子所谙”,写自己到丰城任职的情况,说自己熟悉这个小地方,所以不敢随便说话,怕说错了话被人耻笑。“不敢赠言言日鄙”一句,意思是说:我不敢轻易讲话,恐怕讲得不好被人嘲笑。
【答案】
译文:萧著来到丰城做官,二月正是花正开的时候,春雨绵绵,春意盎然(“社雨”句即指此景)。燕子从南方飞来,在春雨中翩翩起舞,把春天的气息带到了丰城。萧著先人一步欣赏江南的春色,他首先来到了江南(“人先春色”句即指此景)。他看到的江南春色已经归去,而他的春色还留在丰城。他看到江面上有碧绿的波浪拍打着岸边的小草,江边的草丛里长出了细嫩的芦芽儿。他看到这些景物,感到非常高兴。他觉得这满江的绿波和江边的芦芽儿都是江南春天的化身。他想到江南春天已归去,而丰城春天还留有余味,所以他对这里的春天十分留恋。他想到自己到丰城来做官,对这里的一切还不熟悉,所以不敢随便说话。他想:如果自己说得不对,被人知道了一定会耻笑我的。
赏析:“人先春色向江南,江南春色归春水。”两句写江南春天的美景。“人先春色”句,用了一个“先”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天景色的热爱,也表明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江南春色归春水”句,用一个“归”字,表明了江南春天美景已经归去,诗人对故乡的眷恋更加深厚。
“拍岸绿波生荻芽,晨羞聊可助甘旨。”这句写江边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江面上有碧绿的波浪拍击着岸边的小草,江边的芦苇丛里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这碧绿的波浪和嫩绿的小草都是江南春天的化身。“晨羞”“甘旨”,都是美食的意思,诗人想通过吃美味佳肴来表达他对江南春天美景的留恋之情。
“县涂为政子所谙,不敢赠言言日鄙。”两句写自己在丰城做官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子所谙”,是对自己做县令的熟悉。“不敢赠言”,说明诗人对自己的工作还不太熟悉,所以不敢随便说话,生怕说出的话让人看不起。“言日鄙”是说自己说话太谦虚了,让别人听了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