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一体中,出处常相并。
所动辄有迹,何不择地行。
履舄虽可蔽,步武岂无声。
尝思汝为玉,请刖见直诚。
诗句释义
1 共生一体中,出处常相并: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人和人之间应该像一体一样,无论是生还是死,都应当相互关联和照顾。出处常相并意味着无论在哪个地方生活或工作,都应该有归属感和责任感。
- 所动辄有迹,何不择地行: 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他看到人们在行动时总会留下痕迹,但他问自己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来行走。这里的“择地”指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
- 履舄虽可蔽,步武岂无声: 这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不同选择的重要性。履舄可以掩盖脚印,但步武(步行)的声音是无法被完全掩盖的。这暗示了即使采取了一些措施,也不能完全消除自己的行为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 尝思汝为玉,请刖见直诚: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公正和诚信的重视。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像玉一样纯洁无瑕,那么他就应该接受任何形式的考验和磨难。这里的“请刖”指的是请求牺牲自己的一部分来换取真诚和正直。
译文
共生一体中,出处常相并。
所动辄有迹,何不择地行?
履舄虽可蔽,步武岂无声。
尝思汝为玉,请刖见直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首先,诗中的“共生一体中,出处常相并”体现了作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其次,“所动辄有迹,何不择地行”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留下痕迹,但有时却忽略了选择适当的地方行走。第三,“履舄虽可蔽,步武岂无声”强调了即使是微小的行为也会留下痕迹,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痕迹。最后,“尝思汝为玉,请刖见直诚”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即追求真正的诚实和正直,即使这意味着需要做出牺牲。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和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