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箕在天,莫不孕灵,我公生之。既生既德,曾谁与京。
爰弼帝右,继序其荣之。赞我太平,万事其成之。殿我辅邦,庶民其宁之。
政靡薄厚,百职其扬之。宜言显光,永锡乎后王。乃祝眉寿,乃献兕觥,福禄其将之。

【注释】

龙箕:指帝王。

莫不孕灵:没有不降福于人的。

我公:即“吾王”。

既生既德:既生且有德行。

曾:同“增”,增加。

弼:辅佐。

继序其荣:继承先祖的光荣事业。

赞:辅助。

太平:国泰民安。

殿:助,帮助。

辅邦:辅佐王室。

庶民:百姓。

靡(mǐ):无。

百职:百官。

宜言显光:应该显示光辉。

锡:赐。

乃:你。

眉寿:长寿。

兕觥(sī gōng):《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有:“兕觥其觩,旨酒思柔。”这里用它代指美酒。

将:助。

【赏析】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器作于宣王时期,铭文共三行十九字,内容是周王对内对外的誓词,表达了周王对国家和人民深厚的爱,同时也显示了周王的威严,体现了他治国有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

这首诗是周王朝宗室大臣们向周王进献《毛公鼎》时所刻的铭文,是一篇歌颂周王朝功德的祝辞。

第一句“龙箕在天,莫不孕灵,我公生之”,意为龙星在天上运行,生育了无数神灵,而伟大的君王就是其中的一员;接着第二句“既生既德,曾谁与京”,意思是说,既然上天生了我们伟大的君王,那么天下的民众都应感激他;第三句“爰弼帝右,继序其荣之”,意为辅佐天子的左右,使祖先的荣耀得以继续下去;第四句“赞我太平,万事其成之”,意在赞美国家的太平,希望一切事情都能成功;第五句“殿我辅邦,庶民其宁之”,意为辅助王室,使天下百姓都能安宁;最后一句“政靡薄厚,百职其扬之”,意为政事不要过于宽泛或狭隘,让百官各司其职,共同为百姓服务。

这首诗的大意是:周王朝的伟大君主,出生在龙星照耀的天空之下,他拥有无尽的智慧和仁慈,为天下苍生带来福祉;他辅佐天子,延续祖先的荣耀,为国泰民安做出贡献;他致力于国家治理,让一切都能顺利进行;他关心百姓生活,让他们安居乐业;他的政治思想深邃广博,让百官各司其职,共同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他希望国家永远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整首诗充满了对伟大君主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