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草树多,蠹叶已少色。
唯菊不畏霜,淡艳如有德。
自与兰并生,非因人所植。
爱贵曾未厌,秋日短苦逼。
朋好各相望,采持空叹息。
临杯不能饮,对案不能食。
借问君何忧,节物感人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湖边草树多,蠹叶已少色。”这两句写景,诗人描绘了湖边草木繁盛、枯黄的树叶不多的景象。“唯菊不畏霜,淡艳如有德”这两句写物,诗人以菊花不惧严寒而盛开作比,赞美菊花有高尚的品德,表现了作者对菊花高洁品质的赞赏和敬仰之情。“自与兰并生,非因人所植”这两句抒情,诗人说菊花是自己生长出来的,不是人们栽种的,进一步强调自己独立自主、自由自在的品质。“爱贵曾未厌,秋日短苦逼”这两句写情,诗人说自己虽然喜欢菊花但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因为秋天的时间太短暂,所以感到有些遗憾。“朋好各相望,采持空叹息”这两句写意,诗人说朋友们各自思念着对方,只能空发感叹。“临杯不能饮,对案不能食”这两句写事,诗人说面对酒菜却喝不下去,面对菜肴也吃不下。“借问君何忧,节物感人极”这两句抒情,诗人借问友人为何忧愁,说明是因为节日将至而感伤。
【答案】
这首诗是一首咏菊诗。首联总写秋日湖边景色。颔联承上启下,用菊花来比喻人,赞美其高尚的品质。颈联承上文“菊”而来,进一步强调自己独立自主、自由自在的品质,抒发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情感。尾联写朋友各自思念着对方,只能空发感叹,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全诗以菊花自况,抒发了诗人热爱菊花、珍惜友情的思想感情。
赏析:
此诗为送友归隐之作。诗人在送别朋友时,先从景物入手,描写了湖边草树茂盛的景象,再由景及物,以菊花喻人,赞美其不畏霜冷,淡雅如德的高洁品格。接着,诗人又以自己为例,表明了自己独立自主、自由自在的个性。最后,诗人又以朋友思念之情作结,抒发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