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
俦合鸣自得,只去音已哀。
哀音能感人,肠酸非食梅。
共将形影对,安得不早衰。

秋雁

秋天的雁多在夜晚飞行,前面的一群后面是孤单。

成双结对鸣叫很自在,独自离去声音已悲哀。

悲伤的声音能感动人,肠子酸痛不是食梅的原因。

它们形影相随相互面对,怎么能不早早衰老。

注释:

  1. 秋天的雁多在夜晚飞行:秋天时,大雁为了迁徙到南方过冬,通常会选择在夜间飞行,因为这样可以避开白天的高温,节省体力和能量。
  2. 前面的一群后面是孤单:这句话描绘了一幅雁群飞行的壮观场景,前面的雁群似乎在引领着后面的雁群,而后面的雁群则显得相对孤单。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
  3. 成双结对鸣叫很自在:这里的“成双”指的是两只雁在一起飞的样子。而“结对”则是形容它们之间形成了某种默契或者联系。因此,“成双结对鸣叫很自在”可以理解为这些雁在空中飞翔时,彼此之间有一种默契和和谐。
  4. 独自离去声音已悲哀:这句诗通过对比前一句,表达了当一只雁独自飞行时,它的叫声已经变得有些悲哀。这可能是因为这只雁已经离开了它原本的群体,独自面对孤独的旅程。
  5. 哀音能感人,肠酸非食梅:这句话通过“哀音能感人”来表达雁声的凄凉和悲怆,能够触动人的心弦。而“肠酸非食梅”则是引用了一个典故:“食梅必苦,闻钟(钟磬)必酸”。意思是说听到钟声就会感到一种酸楚的情感,就像闻到梅子的香味一样。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来形容雁声的悲怆。
  6. 共将形影对,安得不早衰: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核心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既然我们都是雁,那么我们应该相互陪伴、相互支持。而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会早早地衰老。这既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慨,也是一种对友情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