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惊车骑临,乃是荆州长。
登堂语出处,陈事犹梦想。
别逾二十年,相遇今始两。
爵位异礼数,齿发可下上。
但问我何有,而独不爱曩。
敢告守拙愚,此道未尝枉。
行当至岘山,羊公存庙像。
箫鼓有时奠,道德其可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王龙图重逢的喜悦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送王龙图源”。这是整首诗的开头,也是对主角王龙图的介绍。“送”字表明了送别之意,而“王龙图”则是对王龙图的称呼。
第二句:“忽惊车骑临”,这句话的意思是突然之间,看到王龙图的车驾来到了眼前。这里的“车骑”指的是古代官员出行时乘坐的战车,而“临”则表示到来的意思。
第三句:“乃是荆州长。”这里说的是王龙图原来是荆州的长者。荆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区,而“长”则意味着有地位和声望。
第四句:“登堂语出处,陈事犹梦想。”这句话的意思是登上大厅,谈论过去的事情,这些记忆仍然像是梦境一般难以忘怀。这里的“登堂”暗示着进入大厅的情境,而“陈事”则指讨论过去的事情,“犹梦想”则表示这些记忆如同梦境一般难以忘记。
第五句:“别逾二十年,相遇今始两。”这句话的意思是分别已有二十多年,这次重逢才刚刚开始。这里的“别逾二十年”表示分别的时间很长,而“相遇今始两”则表示重逢的时间很短,刚刚才开始。
第六句:“爵位异礼数,齿发可下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王龙图的爵位不同,但年龄却相差无几。这里的“爵位”指的是官职,“礼数”则是指礼仪规定,“齿发”则指的是年龄和头发。
第七句:“但问我何有,而独不爱曩。”这句话的意思是你问我有什么可以给你,而我却唯独不喜欢以前的东西。这里的“何有”是疑问词,用来反问对方有什么可以提供。而“曩”则是指过去。
第八句:“敢告守拙愚,此道未尝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敢说自己聪明或愚蠢,但我追求的道德和真理从未受到冤枉。这里的“敢告”是自谦的说法,用来表达自己的谦逊;“守拙愚”则是指守拙和愚昧,表示自己不善于言辞;而“此道未尝枉”则是指自己追求的道德和真理从未受到冤枉。
第九句:“行当至岘山,羊公存庙像。”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将要到达岘山,那里有羊祜的庙宇和雕像。这里的“岘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地名,而“羊公存庙像”则是指羊祜的庙宇和雕像。
第十句:“箫鼓有时奠,道德其可仰。”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时可以听到箫鼓的声音来祭祀,这样的道德值得人们仰望。这里的“箫鼓”则是指吹奏乐器的声音,“奠”则是指祭祀的动作,最后一句“道德其可仰”则是说有这样的道德值得人们仰望。
这首诗通过描写王龙图的到来和他与自己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道德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词汇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