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本乐静,宜不事物牵。
我惭姑苏守,复赏杼山然。
三岁与之别,其学已增前。
忽此有来赠,老拙谬耽研。
【注释】
①释子:和尚。乐静:乐于清静生活。姑苏守:姑苏,今苏州市。苏轼在任地方官时,曾作《送王定国知越州》诗,其中提到:“姑苏自昔称佳郡,游人如织至如今。”这里指苏州。②复赏杼山然:又欣赏了吴中的风景。杼山,即吴山。③三岁:三年前。④老拙:年老笨拙,谦虚自谦的话。耽研:喜爱钻研,喜欢研究。⑤来赠:送来的礼物或书信。
【译文】
释子本来爱好清静的生活,他不会因为世俗的事务而牵绊自己。
我惭愧地自认是苏州的一名小官吏,再次欣赏着杼山的美景。
与你们分别三年了,你们的研究已经比过去有了进步。
忽然收到你们送来的书信和礼物,我老朽笨拙的人又喜欢钻研起经书来了。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友人惠勤上人的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惠勤上人学问增长的欣慰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释子本乐静,宜不事物牵。”诗人首先表明自己乐于清静的生活,不会因为世事的纷扰而受到干扰。这里的“释子”指的是佛教僧侣,“乐静”则是指他们喜欢清静的生活,不被外界的事物所牵绊。接着,诗人以“姑苏守”自喻为苏州的一名小官吏,再次欣赏着杼山的美景。这里的“姑苏”是苏州的古称,“守”则是古代的官职之一,诗人在这里用“姑苏”来表达自己的身份。同时,他还提到了自己再次欣赏到了杼山的美景,这是对自己生活的一个肯定和满足。
“与诸君别已久,其学已增前。”这里表示自己与惠勤上人等人已经分开很久了,但是大家的研究都已经比过去有了进步。这里的“其学”指的是大家的学问或者学识,“增”则是增加的意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朋友们不断进步的喜悦和欣慰。
“忽此有来赠,老拙谬耽研。”最后,诗人突然收到了惠勤上人等人送来的礼物和书信,他感叹自己年老笨拙而又喜爱钻研经书,无法拒绝他们的好意。这里的“来赠”指的是惠勤上人等人送来的礼物或者书信,“耽研”则是喜爱钻研的意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尊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