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傍驰道,归自许西偏。
高车非旧贵,立避槐树边。
心虽欲往谒,仆馁行不前。
是甘处穷巷,晨笑微生烟。
傥有好事者,扣门与留连。
或有袖中诗,语熟气颇全。
曾不类缁褐,始可令勉旃。
京师百许寺,知几相差肩。

诗句原文:

驱马傍驰道,归自许西偏。    
高车非旧贵,立避槐树边。    
心虽欲往谒,仆馁行不前。    
是甘处穷巷,晨笑微生烟。    

译文:

骑马沿着官道走,从西边的家回来。    
高门大院的主人不是以前的旧贵族,他站在槐树下。    
我虽然想过去拜访,但我身体疲惫,不能前行。    
我愿意住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早晨的时候笑着,炊烟袅袅升起。    

注释:

  1. 「驱马」 - 骑马。
  2. 「傍驰道」 - 沿着官道。
  3. 「归自许西偏」 - 从西边的家回来。
  4. 「高车」 - 指显贵或有地位的车。
  5. 「非旧贵」 - 表示与过去的高贵身份不同。
  6. 「立避」 - 站着避开。
  7. 「心虽欲往谒」 - 我内心非常想去拜访他。
  8. 「仆馁」 - 仆人(我)感到饥饿。
  9. 「行不前」 - 不能前进。
  10. 「甘处」 - 愿意接受,甘愿。
  11. 「穷巷」 - 贫穷的小巷或偏僻的地方。
  12. 「晨笑」 - 早晨的微笑。
  13. 「微生烟」 - 炊烟轻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显贵人士在清晨时对一位贫穷的诗人的同情与帮助。通过描写显贵人物的居所与诗人自身的贫困状态,诗人表达了一种社会阶层间的差距和不平等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境遇的接受态度以及对他人的善良情感。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传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在分析这首诗时,可以进一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1. 显贵与贫民之间的对比如何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2. 诗中“欲往谒”和“仆馁行不前”的对比如何揭示诗人内心的冲突与挣扎?
  3. 诗中的“穷巷”和“晨笑微生烟”如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简朴的氛围?
  4. 最后一句“是甘处穷巷”是否透露出诗人对于现状的接纳和对未来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