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月不出户,堂上多绿苔。
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来。
来从青山下,手把纨素裁。
笔草数行字,瘦蛇起春雷。
渴墨未散雾,屈角麟欲开。
装为两大轴,置我并琼瑰。
懒瞋长须奴,挂壁不扫埃。
智永与怀素,其名久崔嵬。
师今继此学,入神在徘徊。
未料辄以我,便比和羹梅。
我心常苦酸,得姓何可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诗,全诗如下:

经月不出户,堂上多绿苔。
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来。
来从青山下,手把纨素裁。
笔草数行字,瘦蛇起春雷。
渴墨未散雾,屈角麟欲开。
装为两大轴,置我并琼瑰。
懒瞋长须奴,挂壁不扫埃。
智永与怀素,其名久崔嵬。
师今继此学,入神在徘徊。
未料辄以我,便比和羹梅。
我心常苦酸,得姓何可能。

下面是诗句注释和赏析:

  1. 经月不出户,堂上多绿苔。
    注释:经过一个月的闭门不出,家中的堂屋已经布满了绿色的青苔。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长久的闭门不出,以及由此带来的庭院荒芜、环境荒凉的景象。

  2. 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来。
    注释:忽然间有一位道士或隐士出现,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就像穿着稻谷地一样的衣裳一样。
    赏析:这里的“方外客”可能指的是隐士或者道士,他们的出现象征着自然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3. 来从青山下,手把纨素裁。
    注释:他从山脚下走来,手里拿着洁白的丝织品开始裁剪。
    赏析:这里通过“手把纨素裁”描绘出隐者的朴素生活,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4. 笔草数行字,瘦蛇起春雷。
    注释:用笔在纸上随意挥写,就像春天里蛇的蠕动那样自然。
    赏析: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隐者书写时的洒脱和从容,也反映了他们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5. 渴墨未散雾,屈角麟欲开。
    注释:由于长时间等待墨水而变得干燥,如同龙鳞般的字迹即将展开。
    赏析:这里运用了比喻,将干燥的墨迹与龙鳞相联系,展现了隐者书法的刚劲和美感。

  6. 装为两大轴,置我并琼瑰。
    注释:他将我的书法作品装裱成两轴大画,放置在珍贵的玉器旁边。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隐者对诗人作品的认可和珍视,也反映了文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谊。

  7. 懒瞋长须奴,挂壁不扫埃。
    注释:懒得搭理那个总是偷懒的长须仆人,让他把墙壁上的灰尘也清理干净。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隐者的豁达和宽容,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仆人懒惰行为的宽容态度。

  8. 智永与怀素,其名久崔嵬。
    注释:智永和尚和怀素和尚的名字都久负盛名。
    赏析:这句话赞美了两位僧人的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

  9. 师今继此学,入神在徘徊。
    注释:现在的师父继续学习这些技艺,他的专注和投入让人感到敬佩。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师父学习精神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学习的反思和期待。

  10. 未料辄以我,便比和羹梅。
    注释:未曾想到的是,您却将我的作品比作和羹中的梅花。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隐者的谦逊和对他人的尊重,也反映了作者的自我评价和自信。

  11. 我心常苦酸,得姓何可能。
    注释:我的心中经常充满了苦涩和酸楚,我怎么可能得到姓氏呢?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