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山野人,不识经济宜。
闻歌汴渠劳,谩缀汴渠诗。
汴水源本清,随分黄河枝。
浊流方已盛,清派不可推。
天王居大梁,龙举云必随。
设无通舟航,百货当陆驰。
人间牛骡驴,定应无完皮。
苟欲东南苏,要省聚敛为。
兵卫讵能削,乃须雄京师。
今来虽太平,尽罢未是时。
愿循祖宗规,勿益群息之。
譬竭两川赋,岂由此水施。
纵有三峡下,率皆粗冗资。
慎莫尤汴渠,非渠取膏脂。
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予次韵焉次韵被命出城共泛
我实山野人,不识经济宜。
闻歌汴渠劳,谩缀汴渠诗。
汴水源本清,随分黄河枝。
浊流方已盛,清派不可推。
天王居大梁,龙举云必随。
设无通舟航,百货当陆驰。
人间牛骡驴,定应无完皮。
苟欲东南苏,要省聚敛为。
兵卫讵能削,乃须雄京师。
今来虽太平,尽罢未是时。
愿循祖宗规,勿益群息之。
譬竭两川赋,岂由此水施。
纵有三峡下,率皆粗冗资。
慎莫尤汴渠,非渠取膏脂。
注释:
- 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予次韵焉次韵被命出城共泛:吴仲庶在殿院中寄给我与吕冲之、马仲涂的六首唱和诗,并邀请我去他那里一起唱歌。
- 我实山野人,不识经济宜:(我是山野之人,不懂得什么是经济管理)
- 闻歌汴渠劳,谩缀汴渠诗:(听到关于汴渠的歌谣,就随意写了一首关于汴渠的诗)
- 汴水源本清,随分黄河枝。(汴河的水源本来是清澈的,就像黄河中的支流一样)
- 浊流方已盛,清派不可推:(浑浊的水流已经非常盛大了,而那些清新的水流则无法推动)
- 天王居大梁,龙举云必随。(天帝住在大梁,就像龙一样,云彩一定会随着他的行动)
- 设无通舟航,百货当陆驰。(如果没有通达的船只和运输,那么货物只能在路上运输)
- 人间牛骡驴,定应无完皮。(人间的牛、骡、驴等动物,一定没有完好的皮肤)
- 苟欲东南苏,要省聚敛为。(如果想要让东南方恢复生机,那就要减少搜刮百姓的行为)
- 兵卫讵能削,乃须雄京师。(军队难道不能削减吗?那只能让首都更加强大)
- 今来虽太平,尽罢未是时。(如今虽然太平,但并不是彻底停止的时候)
- 愿循祖宗规,勿益群息之。(希望遵循祖宗的规矩,不要增加百姓的负担)
- 譬竭两川赋,岂由此水施。(如果像用两条河流的水去灌溉土地一样,那么这些水又有什么用呢)
- 纵有三峡下,率皆粗冗资。(即使有三峡的水,也都只是粗疏而无用的资源)
- 慎莫尤汴渠,非渠取膏脂。(千万不要怨恨汴渠,因为汴渠并没有从中索取什么利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吴仲庶的回信,表达了他对于政治和经济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诗人认为政治应该遵循祖宗的规矩,而不是增加百姓的负担。同时,他也提出了对于汴渠的看法,认为汴渠并不是从中索取了什么利益,而是它的存在对人们来说是有益的。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