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市面山色,平目观白云。
渔舟溪上歌,游客栏边闻。
俯檐翠柏瘦,蔓篱秋实蕡。
偶来心意静,尘虑如扫坌。
【注释】
①仙上人:唐代僧人,名不详。平云阁:即平云寺,在开元寺内。
②背:面对;面:面向。
③平目观白云:用眼睛平视观赏白云。
④渔舟:渔船。溪上歌:指渔民在溪边歌唱。
⑤蔓篱:长满青草的围墙。秋实:秋天结的果实。蕡:肥大的果实。
⑥“偶来”句:意思是偶尔来到此处心境宁静,尘世的纷扰像风一般吹走了,一切烦恼都消失无踪。
【赏析】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作者游览平云寺时的感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首句“背市面山色”,写站在平云阁的高处,面对着山和城市的景色。这里的“平云阁”,是诗人登山途中所见到的一处建筑,也是他游山时登高远眺之处。
次句“平目观白云”,写诗人从山上下来,眼前所见的白云。“平目”,是形容视线平直地看。诗人站在山顶,放眼远望,看到白云朵朵,如棉似絮,轻盈飘渺,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是互文法,意思是诗人从山上下来,眼前所见的是白云,而从城市中望去,也能看到山色。
第三、四句“渔舟溪上歌,游客栏边闻”,写游客听到渔民在溪边的歌声。这两句通过声音描写,表现了山野中的宁静与和谐。诗人登上平云阁,俯瞰山下的村庄,听到渔夫们在溪边唱着歌谣,感受到山野生活的宁静与祥和。同时,游客们也在栏边听到了渔民们的歌声,感受到了山野生活的美好。这两句是互文法,意思相同,只是侧重点不同。
第五、六句“俯檐翠柏瘦,蔓篱秋实蕡”,写诗人在平云阁上看到的翠柏和蔓篱。翠柏苍翠欲滴,显得十分瘦弱;而蔓篱则长得茂盛,结满了硕大的果实。这两句是互文法,意思是说翠柏虽然显得有些瘦弱,但仍然生机勃勃;而蔓篱则长得茂盛,结满了硕大的果实。这两句既写出了翠柏和蔓篱的不同特点,又通过它们的生长状态,表现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偶来心意静,尘虑如扫坌”,意思是偶尔来到这里,心情平静如止水;而尘世的纷扰就像被风吹散的灰尘一样消散无踪。这两句是互文法,意思是说偶尔来到此地,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而尘世的纷扰则像风吹散的灰尘一样消失无踪。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又展现了他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境界的追求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