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苍苍,连峭峰,大山嵯峨云雾中。老松瘦树无笔踪,巧夺造化何能穷。
古绢脆裂再黏续,气象一似高高嵩。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
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
黄金白璧未为贵,丈人师臣无不通。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以下是逐句释义:
- 石苍苍,连峭峰,大山嵯峨云雾中:描述画面中的石头颜色苍翠,连绵的山峦如同陡峭的山峰一般,远处的大山在云雾缭绕之中若隐若现。
- 老松瘦树无笔踪,巧夺造化何能穷:形容画中的松树和树木虽然形态瘦弱,但画家的笔触却能够捕捉到自然的精髓,仿佛大自然的力量被完美地呈现了出来,这种能力似乎难以被完全理解和模仿。
- 古绢脆裂再黏续,气象一似高高嵩:描绘一幅古旧的绢布,在断裂后又重新粘合,这景象与高大挺拔、气势如虹的嵩山相比,都显得格外壮观。
- 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指出这幅画作上题有作者的名字(可能是荆浩),并且特别归给了翰林院的公。翰林是古代皇家学院中的高级官员,这里可能是指作品受到了宫廷或文人圈子的重视。
- 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表达了诗人想要用这幅画换取珍贵的廷圭墨,以此来比喻自己认为绘画的价值高于黄金白银。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只追求金钱的人,认为艺术的价值应该高于铜铁铸成的货币。
- 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指出尽管范宽的技艺已经很高深,但他学习的态度还不够谦虚;李成虽然只是达到了平远的工整效果,但他的努力值得赞扬。
- 黄金白璧未为贵,丈人师臣无不通:最后两句强调,真正的艺术价值不在于黄金白玉,而在于能否通达大道,成为一代宗师。这里的“丈人师臣”指的是古代对老师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画诗,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描述和对画家技艺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歌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同时,通过赞赏画家的技巧和才华,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