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宋出于楚,王马出于蜀。
荀杨亦二国,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数年,高下非近局。
钩陈豹尾科,登俊何炳缛。
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
父子兄弟间,光辉自联属。
古何相辽阔,今何相迩续。
朝廷有巨公,讲索无遗录。
正如唐虞时,元凯同启沃。
何言五百载,此论不可告。
二君从兹归,名价同惊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求考生在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释、提示信息等,对诗歌的每句进行逐字解释,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思想意义,体会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本诗是苏轼送曾巩赴任湖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赞颂曾巩而抒写自己的情怀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高远志趣的赞赏之情。全诗四联,首联写曾巩与屈原、宋玉、司马相如一样,都是楚辞派的杰出代表;颔联写曾巩自接二荀杨之学,有“大儒”之称;颈联写曾巩的学问成就高远,卓然独立;尾联写曾巩名望极高,朝廷内外都称道他。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风格质朴自然。

【答案】

屈宋:指屈原、宋玉。《楚辞》为屈原所作《离骚》和宋玉作《九辩》。王马:指司马相如、扬雄的文学成就。二国:指战国时期楚国和蜀国(战国时楚国人屈原著《楚辞》,西汉末年蜀人扬雄著《方言》。二人都是楚辞派的代表人物)。自接:自称承接前贤。大儒:指孔子、老子、墨子、孟轲等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躅:足迹。钩陈:古代宫殿内殿外台阶下悬垂的绳纹装饰物。豹尾科:比喻高才博学。登俊:登科及第。炳缛:光明华美。楚蜀:战国时楚国地,今湖北江陵一带,汉时为蜀郡,治所在成都。得曾苏:指曾巩和苏洵兄弟。父子兄弟间:指曾巩与兄长曾布的关系。光辉:这里指名声。联属:接连不断。古何相辽阔:指古代多么广阔。今何相迩续:指今日如何延续下去。元凯:东汉人蔡邕,字元凯。启沃:开导劝谏。《汉书·董仲舒传》:“国家将兴,必有道者执其本。”颜师古注:“夫道莫大于圣明,故云‘启沃’也。”唐虞:指唐尧、虞舜。元凯同启沃:指蔡邕与唐尧、虞舜一样开导劝谏。五百载:谓五百年。此论:指这篇文章。不可告:不能告诉别人。二君从兹归:指曾巩与苏洵兄弟从此回到故乡。名价同惊俗:名望很高,价值连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