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醉翁吟,是沈夫子所作,今听醉翁吟,是沈夫子所弹。
声如冰凘下石滩,嚼啮碎玉绕齿寒。四坐整衣容色端,醉翁虽醉无慢官。
其音正以乐,其俗便且安,何害酩酊颜渥丹。沈夫子,邂逅相遇必已欢。
玉琴能写人肺肝,人所为难君不难。平明解船建溪去,轻赍快意不长湍。
溪东白茗象月团,来奉至尊龙屈盘。馀为带銙与脔片,散在六合云漫漫。
况君五脏清如水,宜饮沆瀣采木栏。更留瓦砚赠我看,邺宫鸳鸯谁刻剜。

【注释】

(1)沈太博:名沈,字子厚。建州人,曾任通判。

(2)昔闻醉翁吟: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醉翁是欧阳修号。苏轼曾写过一篇《醉翁亭记》,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使人们把醉翁和山水联系起来了。

(3)今听:听了,听到。

(4)冰凘:形容声音清脆响亮。石滩:山间溪流中坚硬的石头。

(5)嚼啮碎玉绕齿寒:形容琴声清脆悦耳,如同咀嚼碎玉石一般,使人牙齿感到寒冷。

(6)四坐整衣容色端:四座之人都整理衣服,端正容貌,神情肃穆。

(7)醉翁虽醉无慢官:虽然醉,但不失为一个好官。

(8)其音正以乐:其琴音正合乎乐曲的要求,即合于音乐。

(9)何害酩酊颜渥丹:又有何妨碍呢?我醉酒而面红如丹。

(10)邂逅相遇必已欢:偶然相遇,必定会很高兴。

(11)玉琴能写人肺肝,人所为难君不难:意思是说,像玉琴这样美妙的乐器,能抒发人的肺肝之情,所以别人觉得很难弹奏,你却不觉得难。

(12)平明解船建溪去:天明时解船离开建溪。建溪:在福建建瓯县境内。

(13)轻赍快意不长湍:携带轻便的物品,可以很快地到那里去。湍急的江水,不能阻拦。

(14)白茗象月团:白色的茶叶就像月亮一样圆。

(15)来奉至尊龙屈盘:来敬奉尊贵的皇帝。龙屈盘:龙蟠曲的样子。

(16)馀为带銙与脔片,散在六合云漫漫:我的诗作像带銙、肉饼一样,散布在天下各处。余为带銙:余为,我的自称。銙,古代的一种食物。

(17)况君五脏清如水,宜饮沆瀣采木栏:再说你的心地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应该多喝些清凉饮料。沆瀣:一种冷饮,传说中神仙喝的饮料。木栏:木制的栏杆。

(18)更留瓦砚赠我看,邺宫鸳鸯谁刻剜:再留下一块瓦砚送给我观赏吧!邺宫鸳鸯:相传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在邺城(今河南临漳西南)建台,台上有鸳鸯瓦砚。刻剜:雕刻雕琢。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句。

第一句“昔闻醉翁吟”,说明这首诗是作者对欧阳修的赞美之词。欧阳修因“欧公醉墨”闻名,而此诗又是苏轼对欧公吟咏之作,故称之为“醉翁吟”。这一句是点题,引出了下文对欧公的赞美,同时,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歌颂欧阳修。

第二句“今听醉翁吟”,是对第一句的回应,说明现在听到的就是欧阳修自己的吟咏之声。这一设问既承上启下,又为下面的赞美作铺垫。

第三句“声如冰凘下石滩,嚼啮碎玉绕齿寒”,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琴声清脆悦耳的特点,同时又暗含了欧阳修诗文高超的艺术造诣,使人赞叹不已。

第四句“四坐整衣容色端”,描写听众们听琴之后的反应,突出了琴声的感染力。“醉翁虽醉无慢官”,则进一步赞美欧阳修,说他即使酒醉也不会怠慢公务。这里的“慢”指的是不认真的意思,“无慢官”即没有不认真的官员了,表明了欧阳修对工作的敬业精神。

第五、六两句“其音正以乐,其俗便且安,何害酩酊颜渥丹”,赞美的是欧阳修的琴音符合乐理,而且他治理的地方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因此欧阳修喝酒也不会脸红。这两句话既是对欧阳修人品的赞美,也是对他政绩的肯定。

第七、八句“沈夫子,邂逅相遇必已欢;玉琴能写人肺肝,人所为难君不难”,则是直接称赞欧阳修。这两句中的“邂逅相遇”是说两人偶然相逢,而“必已欢”则表明二人一见如故。“玉琴能写人肺肝”,则是直接赞美他的文才出众;至于“所为难君不难”,更是直接称赞他的为人正直坦荡,不拘小节。

这首诗是苏轼对欧阳修的评价与赞誉。诗人先从欧阳修自己说起,然后转向他的政绩和为人处世之道,最后归结到他的诗文艺术造诣上。全诗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表现出诗人对欧阳修无比的敬意和高度的赞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